-
高伟(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论教育哲学的未来性[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刘希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近代北京大学与北洋大学合并事件考论[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周琴1,陈笛2,邱德峰1(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义务教育阶段师资数量需求预测——基于生师比和班级规模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杨宗凯(武汉理工大学).在中国教育学指引下推进教育数字化[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在世界教育理论发展中建构基于自身实践的中国教育学[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刘静(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臧铁军,沈颖颖(河南大学).中国化教育绩效管理的文化心理阐释[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梦想与成真[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谢维和(清华大学).中国教育治理的文化秉性[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教育研究杂志社).关于全面加强论文文献综述的启事[J].教育研究,2023,第7期
-
张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思政如何破解“两张皮”难题——知识与社会联系的认识论视角[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郑永和,周丹华,王晶莹(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科学教育服务强国建设论纲[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张军1,朱旭东2(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重构科学教师教育体系[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李晓光1,陆瑶2,吴晓刚3,4(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纽约大学社会学系).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失配[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张佳1,叶菊艳2,王健慧3(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意愿与行为——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的混合研究[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李建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视域下“科学高中”构想[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袁梅,原子茜(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讲好中国故事——高等教育推动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袁雯,刘雅婷,马颂歌(上海师范大学终身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教育即终身教育——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终身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许建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普融通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实现[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俞国良,黄潇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比较:元分析的证据[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杨晓慧(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目标[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赖德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谢维和(清华大学).知识价值观的演变与创新[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姜丽静,朱文文(曲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清代女子教育及生活样貌管窥——以孔子第七十三代长女孙孔璐华为中心[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易晓明1,徐晟2,杜丽姣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儿童审美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基于全国7万余名儿童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
马晓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统计分析研究所).教育强国建设的认识视角[J].教育研究,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