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建英1,马振海2,相丛超1,李东玉1,封志明1,张淑青1,李向丽3,贾明飞1,胡金雪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昌黎县农业农村局;昌黎县嘉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大棚马铃薯—甘蓝—芫荽1年3作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22,第9期
-
常海文,杨志刚,胡栓红,刘燕,扈顺,赵逸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露地彩椒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22,第9期
-
戴虹,马秀玲,顾乔红,廖开志,冒布厂(东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日光温室番茄—丝瓜高效种植模式[J].蔬菜,2022,第9期
-
康传凯,管章枫,曹辰兴(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去雄时间对番茄杂交种种子产量的影响[J].蔬菜,2022,第9期
-
汤笑燕1,张双照2,丘启松2,黄发茂2,郭曼霞3(龙岩市新罗区土壤肥料技术站;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岩市新罗区蔬菜花卉科技推广站).彩色花椰菜金冠在新罗区的试种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蔬菜,2022,第9期
-
宋顺华1,徐茂2,史越1,张入1,孟淑春1,耿丽华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顺义区种植业服务中心).西瓜及其砧木苗期褐斑病的发生和不同杀菌剂的防治效果[J].蔬菜,2022,第9期
-
付浩1,李雯2,张小明3(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贵州省辣椒产业协会;贵州省山地农业机械研究所).贵州省辣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蔬菜,2022,第9期
-
康香辉,王丽乔,杨瑾,周航,安进军(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冀中南地区小葱氮、磷、钾经济效益最佳施用量研究[J].蔬菜,2022,第9期
-
洪启亮1,林建闻1,马成花1,吕秋蕊1,廖道龙2(海南富友种苗有限公司;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西瓜新品种黑比特的选育[J].蔬菜,2022,第9期
-
何秉青,祝宁,陈明远,齐长红,陈加和,蔡连卫,韩立红,谷星宇,李利锋(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日光温室彩色花椰菜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22,第9期
-
李海琴(华池县蔬菜产业办公室).西北地区设施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J].蔬菜,2022,第9期
-
张海娟1,冯光辉1,孙霞2,耿波1,訾婷1,张妍妍2,宋彤1,孙东文1(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市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现状与对策建议[J].蔬菜,2022,第9期
-
许素红(和顺县农业农村局).食用菌产业品牌创建新路径探索[J].蔬菜,2022,第9期
-
张志远(北京市巨山农场有限公司).番茄品种有机生产田间对比试验[J].蔬菜,2022,第9期
-
金嘉丰,王群(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留瓜数量对日光温室越冬薄皮甜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蔬菜,2022,第9期
-
李明远(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试谈北京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J].蔬菜,2022,第9期
-
(蔬菜杂志社).关于《蔬菜》投稿的声明[J].蔬菜,2022,第9期
-
魏军1,赵青青1,王秀玲2,张国庆1,程继鸿1,陈青君1(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大兴区种植业技术推广站).不同配方和栽培工艺对大球盖菇营养品质的影响[J].蔬菜,2022,第8期
-
张卫,蒋韬,郝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我国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效果的经济评价[J].蔬菜,2022,第8期
-
庄孝飞,顾文佳,顾晟琳(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次氯酸钠溶液对南瓜表面微生物的杀菌条件探索[J].蔬菜,2022,第8期
-
李海渤1,罗桂彬1,李芷娴1,郑立军1,崔健2,冯慧敏1(韶关学院英东生物与农业学院/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华中农业大学)华南(韶关)芥菜育种基地/韶关市芥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花青素+富硒”叶用芥菜品种紫妃水东芥[J].蔬菜,2022,第8期
-
李燕1,王丹丹1,张庆银1,师建华1,齐连芬1,牛瑞生1,王子凡1,侯大山2(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日光温室草莓与鲜食玉米套作技术[J].蔬菜,2022,第8期
-
文延年1,张爱凤2,魏家鹏2,梁增文3,梁溪原3,杨朝霞3,梁友忠3(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寿光市文家街道办事处;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日光温室和拱棚樱桃番茄越夏栽培技术[J].蔬菜,2022,第8期
-
程雪华1,曾梦2,林少华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德国耶拿分析仪器股份公司北京代表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紫菜中硒含量[J].蔬菜,2022,第8期
-
耿丽华,宋顺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西瓜菌核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J].蔬菜,2022,第8期
-
张立娅1,张国庆1,陈青君1,高继海2,孔繁建2(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顺义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J].蔬菜,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