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穆迪,王海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基于GSTCs方法的超表面特性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高星,杨坡,徐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发射自适应置零数字多波束形成算法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周文彬1,赵忠凯1,郭晓冉2(哈尔滨工程大学;解放军32181部队).基于SSC盲移频的NLFM雷达干扰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刘云雷,蔡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北斗短报文功能在侦察领域的应用[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陈峰,徐英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美国海军“蓝岭”号指挥舰信息系统发展情况及启示[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张林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一种高精度时频信号同步系统[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彭柏麟,孔光,舒海涛(信息工程大学).以俄格战争为例对俄罗斯网络战制胜方式的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李艇,赵泉,柴恒(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DBF体制侦察系统对相控阵雷达平均截获时间估计[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袁博资1,许鹏程1,尹帅1,李珣2(空军预警学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天基雷达距离测量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何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某机载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蒋智辰,杨祎綪,黄乐天(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分布式干扰对InSAR成像的影响[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张周贤,赵先红,王彧,孙志敏,阳治平(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雷达侦察型无人机任务载荷校准技术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肉孜麦麦提1,王树文2,赵家豪2,刘辉2(解放军93986部队;空军预警学院).基于SA的反导预警作战管理流程仿真设计[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田德民,杨峥峥,张学成(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二维测向系统中坐标变换方法及实时补偿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管亮中1,胡华强1,周刚2(空军工程大学;解放军95965部队).一种大功率微波开关原位检查仪设计[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3期
  • 陈竟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大型密封圈的安装和密封效果检测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岳瞳,杨宇(武警工程大学).基于深度学习的可见光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与识别[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蔡潇1,李大超1,翁永祥2,王明君2(海军驻上海地区第十军事代表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基于多域特征提取和RVM的有源压制干扰识别方法[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李楠1,王标2,底明曦1,邵荣营3(解放军92941部队;解放军92493部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构建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王刚1,严振华1,施端阳1,2(空军预警学院;解放军95174部队).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区域防空目标威胁等级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苗利军,阎朝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基于改进AHP的电子对抗系统可靠性分配[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高春芳,柯晓东,林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一种基于相关的短时突发信号解调方法[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蚩建峰(解放军92785部队).雷达信号侦察处理系统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于周吉(海军装备部).分布式干扰波束形成及其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宫尚玉,王月悦,陈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美国海军水面电子战改进计划述评[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王传虎,张殿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一种对反舰导弹的自卫式干扰效果评估仿真系统设计方法[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宣翔1,刘悦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基于QT平台的雷达伺服调试系统[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程翔(海军装备部驻扬州地区军代室).有源诱饵装备作战应用分析及演化前景展望[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徐磊,俞成龙,陈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一种基于DRFM的针对LFM雷达的自适应复合干扰技术[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 曾超林,李希密,尹红波,王洪林(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基于AD9914的多参数可控频率源设计[J].舰船电子对抗,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