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琪,王沛雅,杨晖,李鑫,张军,杨涛(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蒙古沙冬青子叶节诱导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任维宾,杨子祥,杨瑛,吴海霞,陈航(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9种瘿蚜的Wolbachia分子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李娟,石明,吕亚媚,杨锦超,杜凡(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极危植物云南火焰兰的发现及种群现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黄昕蕾,王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石斛属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李晓刚,曹旖旎,蔡泽宇,张建锋,陈光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淹水土壤中4个耐水湿树种的重金属积累能力[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张丛丛1,顾天滋1,苏鹏2,樊斌琦3,王焱3,郝德君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上海市松江区林业站;上海市林业总站).基于COI、18S rDNA和28S rDNA基因序列的香樟齿喙象系统发育地位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何凌仙子1,贾志清1,2,李清雪1,2,张友焱1,2,冯莉莉1,杨凯悦1,戴捷1,陈娟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青海共和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干旱胁迫下沙地赤松等松科植物种子萌发特性[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王建宇1,2,胡海清1,邢亚娟2,3,闫国永1,2,王庆贵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树木生物量对氮沉降的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王晓渭1,陈鹏1,王艺璇1,袁瑞玲1,冯丹1,李丽莎1,叶辉2,潘悦2,吕军2,周益锋3,杜春花1(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大学农学院;宁洱县林业局).云南省切梢小蠹种群结构及其演替规律[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王超1,2,陈晓鸣1,杨子祥1,陈航1,邵淑霞1,吴海霞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角倍蚜及其寄主植物盐肤木游离氨基酸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何振1,2,赵琴2,李迪强1,李密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八大公山土壤跳虫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季节动态[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3期
-
丁怡飞1,2,曹永庆2,姚小华2,傅松玲1,张平安3,楼新良4(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青田县林业局;浙江省磐安县林业局).鼠茅草间作对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穆悦1,冯益明1,高翔2,韩东1,吴隐3,张谱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基于无人机图像的戈壁表面砾石特征变化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佘汉基,蔡金桓,薛立,郑欣颖(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模拟外源性氮磷对马占相思凋落叶分解及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马志波1,黄清麟1,庄崇洋1,郑群瑞2,王宏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基于分层的典型中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林木竞争关系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常明山1,邓艳1,廖旺姣1,苏全2,方小玉3,吴耀军1(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崇左市林业勘测设计院;崇左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油茶不同品种抗炭疽病与相关酶活性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唐诚1,2,王春胜2,庞圣江3,王欢2,曾杰2(石河子大学农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立地生产力的关系[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张鹏,何怀江,范春雨,谭凌照,张春雨,赵秀海(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生态系统过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吉林蛟河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树高-胸径模型[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徐向东1,任逸秋1,2,张利3,李煜1,王丽娟1,卢孟柱1(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菏泽学院园林工程系).杨树PIF基因家族成员表达模式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龚洪恩1,2,丁怡飞1,姚小华1,王开良1,龙伟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LED光质对油茶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董秀群1,王百田1,武中鹏2,王旭虎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贵州大学喀斯特重点实验室).晋西黄土区三种林地土壤养分随林分生长的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陶骏骏,王海晖,姚奉奇,朱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木本植物叶片热值测试和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马远1,贾雨龙2,王成1,刘文军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市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北京市3种道路防护林春季滞尘规律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高平珍,陈双林,郭子武,杨清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毛竹林下苦参和决明幼苗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比较[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吴春燕1,许洋瑜2,陈永富1,陈巧1,洪小江2,韩文涛2,李晓成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霸王岭陆均松天然更新土壤种子库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李帅锋1,2,贾呈鑫卓3,杨利华4,钟华5,黄小波1,2,郎学东1,2,刘万德1,2,苏建荣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万掌山林场).林龄对思茅松人工林根系生物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吴楠1,李增元2,廖声熙1,庞勇2,崔凯1,陈博伟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基于机载高光谱的思茅松林光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宋争,李潞滨,梁立雄,王涛(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铁皮石斛phytocyanin基因家族全基因组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
刘妮1,陆沁1,张金稳1,凌晓霏1,刘宏屏2,陈航1,陈晓鸣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省森林自然中心;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外源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白蜡虫泌蜡和发育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8,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