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池1,2,严铭海1,2,黄清麟1,2,黄如楚3,郑群瑞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福建省建瓯万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基于分层的半天然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直径分布[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3期
-
莫其锋1,2,孔杰君1,王艺颖1,2,陈轶群1,2,何至杭1,刘效东1,2,王文娟3,彭钟通4,钟佩桥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鹅凰嶂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马占相思人工林不同林下灌木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3期
-
钟雅婷1,2,邹东霞1,2,廖旺姣1,2,黄宁1,2,罗辑1,2(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桐尺蛾肠道菌群与桉树叶片内生菌差异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3期
-
刘聪1,张洋1,夏德安1,陈雪冰1,魏志刚2(东北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盐碱地研究中心).毛果杨PLD基因家族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及其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3期
-
马晓东1,李霞1,2,邹竣竹1,白媛媛1,孙振元1,韩蕾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接种平滑白蛋巢菌对蒿柳根系分泌物代谢组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3期
-
郭燕1,沈雅飞1,2,程瑞梅1,2,肖文发1,2,杨邵1,王丽君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水淹持续胁迫对湿地松光合特性及生理生化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张天霖1,2,邱治军1,吴仲民1,陈志红3,胡辉3,周光益1,赵厚本1,李兆佳1,蔡章林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粤北针阔混交林不同器官碳氮磷钾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杨振亚1,赵建诚1,袁金玲2,王波1,李琴1,周本智2(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5 个观赏雷竹变型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李晓燕1,段爱国1,张建国1,2,赵世荣3,冯随起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不同良种与初植密度杉木林分密度指标动态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王丽君1,程瑞梅1,2,肖文发1,2,杨邵1,沈雅飞1,2,郭燕1,雷蕾1,2,曾立雄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三峡库区水位消落植被土壤pH、阳离子含量随海拔及年际的动态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吕沅杭1,伊利启1,王儒林1,刘兆刚1,2,董灵波1,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空间结构参数的大兴安岭天然落叶松单木直径生长模型[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刘春华1,吴东梅2,刘雨晖1,陈辉1,沈宝贵1,蒋宗垲1,刘小飞2(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氮沉降对米槠天然林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吕锋1,解孝满2,韩彪2,乔婕2,董昕2,吴丹2,陆璐2,李文清2(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麻栎天然群体种子表型变异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陈存,丁昌俊,黄秦军,李政宏,张静,刘宁,李波,苏晓华(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美洲黑杨表型核心种质库构建[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王冰,张金钰,孟勐,张秋良(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基于EVI 的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特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王仁杰1,蒋燚1,王勇1,刘庭薇1,唐靓茹2,刘雄盛1,黄荣林1(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经营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亚热带不同红锥混交林土壤碳库稳定性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高郯1,2,3,李照青4,卢杰1,2,3,李江荣1,2,3,郑维列1,2,3(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绿景生态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高山松林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动态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郑兴蕊,王克勤,宋娅丽,张转敏,张雨鉴,潘禹(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滇中亚高山不同森林土壤酶活性对模拟N 沉降的响应[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朱灵芝,朱沛煌,李荣,陈妤,季孔庶(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马尾松PmDXR 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谢宪1,梁军1,2,朱彦鹏3,时良2,高燕2,张铭1,程元1,张星耀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赤松混交林枯梢病不同病级针叶内部细菌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薛丽1,刘晓霞1,罗莹1,吕中睿1,张建国1,2,3,饶国栋1,2,3(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毛果杨MAP65 基因家族的扩张与表达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薛卫星1,2,郭秋菊1,2,艾训儒2,姚兰2,朱江1,2,黄阳祥2,李玮宜2,罗西2,刘毅3(湖北民族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鹅掌楸天然林物种组成与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肖德卿1,2,沈斌3,罗芊芊1,徐肇友3,金霖芳3,周志春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不同产地幼龄秀丽四照花生长和形质性状家系变异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韩潇1,段彦丽2,李秀芬3,王志勇3,张翌楠2,乔鲁芹1(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花绒寄甲1 龄幼虫触角及口器感器的超微结构[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陈明辉1,2,3,赵中华1,2,惠刚盈1,2,宋子龙4,吴相菊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植物园;吉林省林业实验区国有林保护中心).吉林蛟河不同类型阔叶红松林标记二阶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任菲1,2,董炜3,史胜青4,汪慧华5,窦桂铭1,严东辉1(中国林业科学研宄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油加工研究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板栗叶焦枯病相关病菌分离及病因初探[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2期
-
孙思怡1,2,卢胜旭1,2,陆宇明1,2,许恩兰1,2,吴东梅1,2,刘春华3,蒋宗垲3,郭剑芬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对土壤生态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1期
-
蔺红苹,谢呈媛,王芸,成夏岚(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桐花树根部一株内生固氮菌的筛选及其培养特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