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杜园园,苏柱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钟摆式家庭:集体经济与社会伦理建构下的家庭特征与发展困境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S村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姜长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发展格局、共同富裕与乡村产业振兴[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涂圣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政策选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孔祥智,谢东东(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缩小差距、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马鹏超,朱玉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设立村级河长提升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了吗? ——基于倾向得分匹配(PSM)的反事实估计[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慧利,夏显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劳动力流动如何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静茹,韩丹,阮荣平(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业信息化与农产品质量 ——基于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蒋天贵,王浩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领导与农民主体地位相统一 ——建党百年来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主体演进的历史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欣,黄轲(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北京大学斯坦福研究中心).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科学指南[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孙琦1,2,田鹏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层社区文化治理体系转型及重建的实践逻辑 ——基于苏北新型农村社区的实地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胡新艳,许金海,陈文晖(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农地确权方式与农户农业服务外包行为 ——来自PSM-DID准实验的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白增博(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从贫穷到富裕:中国共产党消除绝对贫困百年辉煌实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惠林(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视域下政党组织社会的机制与运行空间 ——基于S省J镇党建创新实践的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华胤(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行政助推自治:单元下沉改革中的政府介入与自治生长 ——基于河镇石寨村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朱战国,董鑫,张彤(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产品生态系统价值的标签化策略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实证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马超峰1,肖龙2(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条块结对: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阐释[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何雷1,雷望红1,2(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基层党建实体化与乡村善治的形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新叶(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企业角色及其调适 ——以贵州省乌蒙山区乡土企业X茶园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