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艳1,2,董海鹰1,陈尚3(山东省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WRF中不同湿过程对青岛一次暴雨过程的预报性能检验[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杨彦龙1,2,左洪超1,赵舒曼1,杨扬3,陆莎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455部队;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夏季晴天沙漠绿洲非均匀下垫面地表能量平衡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张萍萍1,董良鹏1,陈璇1,张宁2,车钦1,韦惠红1,岳岩裕1(武汉中心气象台;湖北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不同关键期长江上游与洞庭湖洪水遭遇过程气候特征对比[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陈军1,李小兰2,喻义军3,滕林4(贵州省铜仁市气象局;贵州省玉屏县气象局;贵州省印江县气象局;贵州省剑河县气象局).贵州旱涝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副高和海温的联系[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谢丽萍,王德旺,黄宁立,谢潇,刘飞,欧建军(上海海洋中心气象台).基于云雷达的大气0 ℃层亮带识别[J].干旱气象,2016,第3期
  • 付桂琴1,2,张杏敏1,尤凤春3,田亚芹1,李二杰4(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实验室;北京市气象台;河北省气象环境中心).气象条件对石家庄PM2.5浓度的影响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李如琦,李建刚,唐冶,李桉孛,王江(新疆气象台).中亚低涡引发的两次南疆西部暴雨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庄晓翠1,覃家秀2,李博渊1(新疆阿勒泰地区气象局;新疆伊犁州气象局).2014年新疆西部一次暴雪天气的中尺度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张金满1,2,谭桂容1,武辉芹2,张彦恒2,张娣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灾害性天气交通事故特征及雾天公路通行预警指标体系[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卞子浩1,2,马超群1,王迪1,徐博1,艾杰1,马小雪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西安地区热岛效应与景观生态格局相关性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王闪闪,王素萍,冯建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2015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祁栋林1,2,肖宏斌1,2,李晓东1,2,3,周万福1,2,苏文将1,2,胡爱军1,2(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1964~2013年青海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米红波1,2,谭桂容1,彭洁3,卿湘涛2,单丹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气象局;湖南省岳阳市气象局).基于CI指数的湘西自治州干旱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陈再清1,2,侯威2,左冬冬2,3,胡经国1,2(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于修订Copula函数的中国干旱特征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李晓霞1,樊晓春1,李奇三2,李常德1,吴芳蓉2(甘肃省平凉市气象局;甘肃省白银市气象局).2014年春季甘肃河东地区一次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过程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胡心佳1,2,汪明1,2,李艳3,从靖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ENSO-Modoki与东北三省夏季温度异常事件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姜小云1,李昭春1,吴俞2(海南省气象探测中心;海南省气象台).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故障诊断与应急维修应用探讨[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丁建隆1,2,汪海欧1,3,董召荣1,王凤文1(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金寨县气象局;农业部合肥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1960~2013年安徽极端降水特征研究[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汪彪1,2,3,曾新民2,3,刘正奇1,周霄林4,所靖东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教育部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重点试验室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61741部队气象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92872部队).中国西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估算与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李德俊1,唐仁茂2,江鸿2,袁正腾1,陈英英1,熊洁1(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湖北省武汉市气象局).武汉一次对流云火箭人工增雨作业的综合观测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苏俊礼1,2,汪结华3,李江萍1,尚可政1,康延臻1,贾旭伟1,邬仲勋1(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994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92493部队).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降水特征初步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李欣1,2,王素艳1,2,郑广芬1,2,丁小谨2,周虎2,杨建玲1(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候中心).不同分布型ElNino事件次年宁夏春季降水的差异[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曹倩,杨茜茜,叶丹,张述文(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王慧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1970~2013年呼伦贝尔地区冬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王桂春1,程航2,韩秀君3,宋若宁1,吴春英4,程相坤1,李鸿强1,侯庶恪5(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气象局;辽宁省大连市气象台;沈阳中心气象台;辽宁省大连长兴岛气象局;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农业管理中心).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的气象因子分析[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王素艳1,2,郑广芬1,杨建玲1,李欣1,张智1,张红英1,周翠芳1,董国庆1(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气候中心).宁夏冬季采暖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 王钊1,彭艳2,魏娜3(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陕西省气候中心).近52 a秦岭南北极端温度变化及其与区域增暖的关系[J].干旱气象,2016,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