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孙明燕,张述文(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边界层湍流垂直混合强度对局地热对流模拟影响的个例研究[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乜虹1,保广裕2,戴升3,张晓云4,王凯5(青海省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青海省气象服务中心;青海省气候中心;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青海共和盆地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姜舒婕1,2,程莹1,方楠3,周毓荃2,4,单中华5,张磊1(浙江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中国气象局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浙江省兰溪市气象局).基于干旱和水位特征构建水库人工增雨需求指数[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苏立娟1,2,3,衣娜娜1,2,3,郑旭程1,2,3,史金丽1,2,3,邓晓东4(内蒙古自治区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内蒙古中部干旱半干旱区水汽和液态水特征研究[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张存厚1,崔崴2,越昆1,赵杏花3,吴英杰2,森迪1(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对降水的脉动响应:以荒漠草原达茂旗为例[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张继波1,2,薛晓萍1,2,张新刚3,邱粲1,2,谭方颖4,李楠1,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气候中心;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水分关键期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矿质元素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干旱气象,2023,第2期
  • 薛亮1,袁淑杰1,王劲松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我国不同区域气象干旱成因研究进展与展望[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陈荣1,2,王建英1,3,杨文军1,4,陈敏1,2,王谦1,2,李琨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市气象局;宁夏气象服务中心;宁夏贺兰县气象局).银川市大气边界层逆温影响因素及其与冬季PM2.5的关系[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邢峰华1,2,黄菲婷2,李光伟1,黄巧明1(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岛中部山区暖云人工增雨催化试验物理效果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张宏芳,张曦,梁佳,郭琦,王靖中(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连霍高速公路陕西段低能见度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邢蕊1,2,杨健博1,3,田梦1,3,邱晓滨1,3,庄庭4,朱晓晶2(天津市海洋气象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滨海新区气象局;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天津市气象探测中心).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台风“烟花”北上阶段暴雨模拟的影响试验[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韦惠红1,2,吴翠红1,魏凡1,鲁易1,孔海妹1,赵欢1(武汉中心气象台;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雷暴阵风锋特征及其对流触发作用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宋琳1,2,张国平3,王曙东3,万夫敬2,孙豪4(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FY-4A闪电成像仪在干旱区应用评估及与多源数据对比[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邢红艳1,2,何清2,3,普宗朝4,王国胜1,2,金晨5(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阿克达拉大气本底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北干旱区乌鲁木齐河流域植被生长季降水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殷宁潞1,2,李俊林1,洪也3,郭勇4,王式功1,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环境气象与健康研究院;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贵州省民政厅;遵义院士工作中心气候环境与医疗康养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气象局).辽宁省两县域城市气温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的影响[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袁凯,庞晶,李武阶,李明(湖北省武汉市气象台).深度学习模型在2021年汛期武汉市雷达回波临近预报中的应用评估[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冯良敏1,2,周秋雪1,2,曹萍萍1,2,王佳津1,2(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地区气温转折过程2 m温度变化订正研究[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张雯1,2,马阳1,2,王素艳1,2,王岱1,2,李欣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北地区东部春夏季旱涝转换环流特征及其与大西洋海温的关系[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马阳1,2,崔洋1,2,张雯1,2,李欣1,2(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基于CMIP6模式的黄河流域宁夏段未来气温变化预估研究[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郭飞燕1,刁秀广2,褚颖佳3,李欣1,陆雪1,张少博1(山东省青岛市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市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台;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局).两次极端强降水风暴双偏振参量特征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吴薇1,2,黄晓龙1,2,徐晓莉1,2,李施颖1,2,杜冰1,2,蒋雨荷1,2(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降水实况分析产品影响因素综合评估[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张顾1,2,黄亮1,2,王加虎3,蒋志昊4,陆晓平5,罗晓春1(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秦淮河水利工程管理处).秦淮河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及径流变化归因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把黎1,2,奚立宗1,蔡迪花3,庞朝云1,张鑫海4,尹春5(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永登县气象局;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微波辐射计资料的祁连山东段大气水汽和液态水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 叶茂,吴钲,高松,陈良吕,游婷(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对流尺度集合预报对川渝地区降水的预报性能分析[J].干旱气象,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