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文灿1,李中旗2,刘浩3,文朝阳2(中南大学人事处;中南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中南大学研究生院).基于智慧教室的融合式教学支持平台研究——以“中南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周德青,杨现民(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我国推进因材施教的政策分析、发展脉络及问题*——以2001~2021年间提及因材施教的72份国家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谢伟1,2,陶亚平1,2,高洁3,周东波4,王溦1,2(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智慧学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基于YOWO的课堂学习行为实时识别[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杨玉芹1,郑之姿1,左明章1,孙志茹2,徐家臻1(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南丹麦大学设计与通讯系).在线学习支持学习者赋能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汪滢1,吴佳微1,汪琼2,范逸洲2(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MOOC对教师转化学习的影响*——转化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MOOC学习质性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褚君1,李永梅2(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技术力量及其教育风险规避[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谢涛,张领,刘林枚,李宜羲(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级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刘梦君,尹加琪,杨兵,周雨虹(湖北大学师范学院).基于智能交互的形成性反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马志强,王文秋(江南大学江苏“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面向协作知识建构会话的智能观点分类研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与会话分析的融合方法[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崔宇路1,张海2(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困境、成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程薇1,凡正成2,杨淑婷3(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国内教育技术领域元分析方法学质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任永功,贾佳,多召军(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批判性思维测评的核心要素与技术演变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杨凝(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视野下教育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对25项系统化文献综述的再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赵冉1,郑旭东1,2(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中心;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时代何以发展K-12学生的技术与工程素养?*——基于《技术与工程素养标准》的分析与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6期
  • 谢劲1,何吉2(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公共基础学院).“智能+”时代教研室的变革图景:虚拟教研室*——以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虚拟教研室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柴惠芳,杨玉辉,董榕,张紫徽,李萌,沈丽燕(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智慧教室建设与混合教学应用探索*——以浙江大学的“智云课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詹泽慧1,姚佳静2,吴倩意1,黄秉刚3(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深圳市盐田区实验学校;深圳龙华未来教育研究院).人工智能课程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张文超,黄宁,袁磊(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传统文化传承的STEAM教育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孟青泉1,贾积有2,张志永3,颜泽忠4(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市黄渡中学;成都市棕北中学).智能教学系统测评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马宁1,2,张燕玲1,3,杜蕾1,4,王琦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深圳市龙华区松和小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面向在线异步交互文本的情感—认知自动化分析模型研究*——以大规模教师在线培训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刘邦奇1,2,喻彦琨2,袁婷婷2(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智能技术赋能过程评价:目标、路径与典型场景[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何皓怡1,刘清堂2,张思2,关雪敏1,覃伟华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线协同研讨知识建构行为的自动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顾美俊1,江波2,殷成久3(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与技术学系;日本神户大学情报科学与技术中心).数字教材阅读中回看行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张瑶,杨现民,冯亭亭,狄璇,张宇驰(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数据何以支撑学生的兴趣特长培育?[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王聪,薛静,禹亮(西北工业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高校信息系统后评估督导机制及其指标体系*——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曾腾,何山,赵柳婷(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全媒体教学资源中台系统的构建与实践*——以北京大学推进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王伟宜,熊晶晶,李哲(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于高考成绩大数据的性别差异分析——以H省2004年、2014年语数英三科的高考数据为样本[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杨智芳,马雨璇,陈聪聪.首期“教育技术工程师”培训班“云上”开班[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 杨现民,米桥伟,张瑶,郑旭东(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智能时代因材施教的新发展:主要特征、现实挑战与未来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