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倪国旗1,2,陈兆祺2,范李1(95795部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一种介质埋藏异形微带八木天线的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姜书瑞,孔怡,田越,黄正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于STL文件的FDTD网格剖分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陈春1,杨戈2,林惠娇3(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乌鲁木齐站;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广州站).夏季短波Es场强计算方法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丁一1,2,姜维超3,赵宇心1(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烟台大学光电学院;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球面近场测试高阶探头补偿算法及其在超宽带探头上的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樊圆圆1,刘留1,张嘉驰1,李慧婷1,周涛1,唐盼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线信道场景识别[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高颖1,陈局非1,郭淑霞2,耿鑫2(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特种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基于改进地形重构的SSPE传播预测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王玉清1,刘鹏2,任新成1,朱小敏1,赵晔1,杨鹏举1(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带限Weierstrass-Mandelbrot分形土壤表面与置于其上组合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特性仿真及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朱熙铖1,叶颖1,张盼盼2,张永鑫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雷达技术研究所;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折合式平面反射阵天线的研究进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杨凯1,林沂2,付云起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单通道调频连续波雷达动目标探测技术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刘奇,冯冬冬(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一种面向宽带频谱的信噪分离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辉,余江,陈哲(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三频段可调谐完美吸收器[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李少磊,邱实,石立华,李书磊(陆军工程大学电磁环境效应与光电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人工触发闪电的先导磁定位与电流反演[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马严,韩勋,匡银,郑佳,冯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基于最优子阵划分ESPRIT的任意线阵高精度DOA估计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吉德志1,张运龙1,王磊2,张金波3,戴炳哲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昆明地区连绵起伏山体对地闪回击定位精度影响的模拟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东晋雯1,2,任晓飞2,何绍林2,李相众2(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一种基于AFSS的可重构天线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电波科学学报》编辑部).勘误[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2期
  • 唐赢,梁仙灵,王堃,耿军平,金荣洪(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一种超宽带双极化阵列天线的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郭相明1,林乐科1,赵栋梁2,刘永胜1,张利军1,康士峰1(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试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蒸发波导模型与微波超视距传播试验对比[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姜兴1,祝雪龙1,廖欣1,孙靖虎2,杨明1,吴斌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德赛西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先期研发部).77GHz汽车角雷达宽波束平坦增益阵列天线设计[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南敬昌,刘婧,高明明,李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具有三陷波特性的类Sierpinski分形超宽带天线[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文奎1,马骏骁2,傅海鹏1(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生命体征探测雷达系统的仿真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磊,卫敏(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辛时域多分辨率算法在波导结构仿真中的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郝建红,潘慧东,范杰清(华北电力大学).基于时间门方法的随机耦合模型在复杂腔体电磁预测中的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代连东,丁宗华,杨嵩,唐志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foE经验模型初步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刘长青1,张量1,2,万志伟2,俞兴传2,黄志祥1,吴先良1,2(安徽大学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师范学院安徽省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重点实验室).基于超表面的低剖面高增益圆极化天线[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朱湘琴,吴伟,王海洋(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型双锥椭圆笼形天线关键参数的影响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马征征,徐彬(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亲电子尘埃在等离子体中带电的PIC方法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陈龙江1,2,甄卫民1,欧明1,於晓1,宋方雷3(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一种基于分步线性最优估计的全球中低纬区域电离层foF2重构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付海洋(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间磁化等离子体非线性受激电磁辐射进展[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涛1,2,3,袁涛1,2,张广磊1,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航空电子系统射频综合仿真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基于区域多帧联合处理的LFMCW雷达强散射源环境下微弱目标回波信号特征增强技术[J].电波科学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