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朋飞1,李伟光1,翁学先2,胡晋飞1,高晨迪1,李延成3,高健健4,党恬敏5(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西省玉山县水利局;陕西点云科技有限公司;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LiDAR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道路侵蚀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李晓菲1,郭小平1,李鹏飞1,薛东明1,薛国连1,岳丽玲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灵武煤矿区排矸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李惠,宋维峰,马建刚(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南方古梯田的分布与景观结构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陈浩1,2,张晓萍3,王豆豆1,郭晋伟3,闫瑞4,艾崛豪1(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北洛河上游流域土壤侵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段剑1,王凌云1,王玲2,杨洁1,王剑2,汤崇军1,郑海金1(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根孔构型与土壤优先流过程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吴可,李镇,齐志国,李炜,冯甜,秦占飞(河北地质大学土地科学与空间规划学院;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农业干旱遥感监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切沟体积估算模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陈琦涛1,王添1,2,李占斌1,2,张皎1,李鹏1,2,程圣东1,2(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指纹技术识别泥沙来源近30年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王作枭1,贾洪文2,麻鑫垚3,李远航1,林莎1,张静1,贺康宁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青海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青海东部典型人工水源涵养林稳定性比较[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肖海1,2,朱志恩1,李紫娟1,张伦1,郭萍1,李铭怡1,杨悦舒1,2,夏振尧1,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酸性条件下干湿循环对黄棕壤崩解性能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焦宏远1,汪季1,2,魏亚娟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杭锦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吉兰泰盐湖不同林龄人工梭梭林的枝系构型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何相昌1,2,王云琦1,2,李通1,2,李耀明1,2,王余靖3,祁子寒1,2,李克文1,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重庆缙云山三峡库区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缙云山3种典型倒伏树木根土盘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胡云华1,刘晶晶2,江怡2,鲍玉海3(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成都市水务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强震区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松散物源时空演变趋势遥感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柯奇画,张科利(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径流时空尺度效应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李绍领,黄建坤,及金楠,陈丽华(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基于代表体元法的根土复合体本构计算与验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陈玉兰1,2,3,韩剑桥1,2,3,4,焦菊英1,2,3,4,徐倩4,陈同德4,李建军4,王楠1,2,白雷超4(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小流域水保蓄排措施布局研究综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简则[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征稿启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陈钰馨,郑博福,傅赫,罗诚康,江旖慧,朱锦奇(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程玉卓1,赵文婷1,焦菊英1,2,张丽萍3,曹雪2,陈同德1,李建军1,张子琦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宁市湟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湟谷地近20年耕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保持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李智广1,王隽雄2,王海燕1(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秦琪珊1,郑粉莉1,师宏强1,王雪松1,王彬2,李志3,张加琼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东北黑土坡面降雨和汇流对土壤团聚体流失和颗粒迁移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汪璇1,2,杜树汉3,邓利梅1,2,朱万泽1,刘刚才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土壤不同孔隙度对川西典型植被系统水源涵养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李璠1,2,王炯琪1,刘子刚1,赵海超1,和江鹏1,黄智鸿1,卢海博1(河北北方学院河北省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检测重点实验室;承德市气象局).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磷组分及磷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张力文1,2,王秀茹1,宋理桥3,李锐2,戍国标2,白雪昕2(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海南大学林学院).金沙江支流关河流域水文情势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胡珂1,2,韩念龙1,3,于淼1,张育诚1(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惠州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三亚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靳峰1,2,戈文艳3,4,秦伟5,韩剑桥3,4,马涛6,郑安2(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水利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省植被时空变化及其未来发展潜力[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余恩旭1,张明芳1,徐亚莉1,孙鹏森2,蒙作主1(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模型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黄家辉1,2,刘苑秋1,2,许青3,李乐寰3,温林生1,郑希玲1,刘春梅1,邓文平1,2(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不同降雨强度下庐山日本柳杉林冠层穿透雨延滞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刘元生,陈祖拥,刘方,朱健,卜通达(贵州大学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自然恢复植被对煤矸石基质有效性养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