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侯冠华(上海交通大学).俄乌冲突下的美国对俄技术遏制战略及启示[J].太平洋学报,2023,第4期
  • 赵岚,李巍(中国人民大学).俄乌冲突的“蝴蝶效应”与中国粮食安全的地缘风险[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臧雷振1,2,刘超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数字政府、治理能力与外资流入——来自全球188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崔野(中国海洋大学).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新近态势、现实挑战与中国应对[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王楚晴(中国政法大学).申请加入DEPA背景下中国数据治理的相容性审视及优化路径[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边永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气候变化诉讼的法律依据辨析[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罗会琳1,张励2(外交学院;复旦大学).敛合与分裂:理解亚太区域经济秩序的双重维度[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殷维(西南政法大学).投资补贴规制路径与逻辑的多维审视[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太平洋学报》编辑部.本刊启事[J].太平洋学报,2023,第3期
  • 胡王云(北京语言大学).《巴黎协定》下全球气候治理的俱乐部模式及其功能和风险[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卢光盛,宋雨纯(云南大学).“双向嵌入”视角下美国对湄公河水资源问题的介入[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施余兵,庄媛(厦门大学).论BBNJ 国际协定中的传统知识权利主体问题[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单琰焱1,刘明2(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新时期中国与南极门户国家的后勤合作及对策建议[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刘思瑞,王琦(海南大学).南海争端语境下《更路簿》研究的新思考 ——以证据链为视角[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李贞霏1,彭德雷2(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华东理工大学).数字贸易例外规则的类型、演进及中国实践[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章婕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拉供应链“近岸外包”合作:现状、动因和前景[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以证据链为视角(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大学法学院).南海争端语境下《更路簿》研究的新思考——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in of Evidence[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涂明辉(同济大学).国际秩序失衡的内在逻辑与中国的应对之策[J].太平洋学报,2023,第2期
  • 初北平,郭文娟(大连海事大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法律体系:任务、现状和路径[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 王健,张群(上海社会科学院).中美博弈背景下周边战略环境变化与中国周边战略塑造[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 刘笑阳(同济大学).新时代中国海洋安全的战略评估与展望[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 杨卫东,黄雪敏(天津师范大学).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中资企业的审查逻辑 ——基于经济利益与安全利益的视角[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 苗争鸣(清华大学).网络赋权北约亚太扩张演进路径及其影响[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 陈奉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基本内涵、理论与体系构建[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 李志永,白卫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进展、实质与战略影响[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 刘仁厚,王书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美国气候安全战略演进逻辑及启示[J].太平洋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