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沛,梁栋(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低碳试点政策是否提高了城市碳排放效率——基于低碳试点城市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孙久文,崔雅琪,张皓(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黄河流域城市群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的时空格局与机制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茹少峰1,2,马茹慧2(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空间分析及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谭林,陈岚(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乡村空间重构与土地利用转型耦合机制及路径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杨高第1,2,张露1,2(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来自江汉平原水稻主产区的证据[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朱媛媛1,2,汪紫薇1,2,乔花芳1,2,高喆1,2(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城市圈研究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地“乡土—生态”系统韧性演化规律及影响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耿鑫1,2,胡实1,肖玉1,王训明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东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张英男1,龙花楼2,3(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生产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熊鹰1,2,肖蓉1,张坤1,魏晓3,孙冰4,陈雷4(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长沙理工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方丘陵山地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南省慈利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赵泳春,苏方林(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差异化增长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彭秋志,马少华,邓启辉,马经纬(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山地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坡度梯度效应——以贵阳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曾琳琳,李晓云,杨志海(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作物种植专业化与化肥减量来源——兼顾经营规模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董锁成1,2;李泽红1,2;石广义1;郑吉3;夏冰1,2;郭晓佳1,4;杨洋1,2;李宇1,2;李富佳1,2;程昊1,2;胡毅5;吴永娇6;张荣霞7;金良8(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温州大学商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西部地级城市竞争力评价与“十四五”国家级新区布局[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王穗子1,樊江文1,张雅娴1,2,官惠玲1,张海燕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基于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三江源地区承载力多情景模拟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张聪1,2,闫慧敏2,3,姚晓军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甘南地区草畜平衡动态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李焱,靳甜甜,高秉丽,张云霞,巩杰(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01—2017年藏西南高原气候及其生产潜力时空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徐丽1,武振良2,侯继华2,李明旭1,何念鹏1,3,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基于理想参照系和关键指标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质量评估——以额尔古纳、辉河和锡林郭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7期
-
马志飞1,2,3,宋伟轩4,王捷凯4,陈艳如4,熊烨箐1,3(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精准扶贫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演化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杨宜男1,李敬1,王立2,王子豪1,姚晨心1,王原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上海栖星生态环境咨询有限公司).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对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胡森林,鲍涵,郝均,曾刚(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环境规制对长三角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余博1,2,潘爱民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数字经济、人才流动与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顾张锋,徐丽华,马淇蔚,施益军,陆张维,吴亚琪(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省都市区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王淑婧1,2,李俊峰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均衡性特征及障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曹卫东1,曾刚2,朱晟君3,曹有挥4,孙斌栋5,曹炳汝6,崔璨5,段学军4,张京祥7,孙伟4,杨山8,陈明星9(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江南大学区域发展研究基地/商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出路[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陈雯1,2,兰明昊3,孙伟1,刘伟1,4,刘崇刚1,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中国科学院大学).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内涵、现状及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张中浩1,2,3,孙诗萌1,高峻1,3(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三角城市群水—能源—粮食系统压力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李在军1,尹上岗2,姜友雪3,吕玉兰4(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长三角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异速关系及形成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黄剑锋1,2,陈明星3,4,陆林2(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涌现逻辑及其范式探新——兼论长三角一体化的复杂性空间治理[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闫东升1,韩孟孟2,孙伟3(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长江三角洲创新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测度与分解[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
曹辉1,张亦弛2,李平星1,陈江龙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城湖共生关系识别与评价——以长三角合肥—巢湖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