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雪1,孙学涛2(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互联网使用对农业生态产品供给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农户证据[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7期
-
曹瑞芬1,张安录2,苑韶峰1(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重构——以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7期
-
易家林1,郭杰1,2,3,欧名豪1,2,3,付文凤4(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变迁、目标导向与体系构建[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李锋1,史本林2(海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原住居民对国家公园建设的支持意向——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刘庆芳1,王小坤1,朱青1,2,宋金平1,闫秋宇1,赵育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未来教育学院).基于“三生”功能的西藏自治区水资源承载力系统耦合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叶玮怡1,2,马恩朴1,2,廖柳文3,于正松4(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城乡转型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远程耦合视角下国际大豆贸易网络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林坚1,2,3,高远1,赵晔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空间开发权视角下的国土空间治理探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张振龙,侯琰珍,孙鸿鹄(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市域国土空间碳排放测算及低碳化发展效率差异[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孙佑海1,赵燊1,2(天津大学法学院;天津大学中国绿色发展研究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建构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王开家1,2,3,徐伟铭1,2,3,李楚瑜1,2,3,邵尔辉1,2,3,杨慧1,2,3(福州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空间治理视角下的城市建成区土地混合利用功能与结构[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白婷1,2,邓实权3,熊花2,孙开敏4,李王斌4,刘俊怡4(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的城市更新单元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夏翠珍1,2,周立华1,2,裴孝东1,2,王娅3,李军豪3(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三江源国家公园区政府和牧民二元视角下的退牧还草工程绩效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庄淑蓉1,严祥2,3,陈睿山1,4(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大学城镇化战略与建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公地悲剧”的研究进展及其对资源可持续治理的启示[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王威1,胡业翠1,张衍毓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自然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土空间用途转用许可:实务现实与规制创新[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王亮1,顾伟男2,陈沛然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体功能区约束与区域发展协同决策:逻辑与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郭建科1,2,阴曙升1,2,王绍博3,韩增林1,2,许妍4,王利1,2,董梦如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流动空间塑造的沿海国土空间地域功能识别理论[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卢奕帆,林锦耀(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城市协同发展对粮食生产区域的影响预测——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林树高1,诸培新1,2,陆汝成3,毕佳港1(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贸易—经济—人口系统对边境地区国土空间格局演变区域差异的影响——以中越边境带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殷成龙1,周强2,刘峰贵2,陈睿山1,3,孟飞4(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地震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与损失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6期
-
崔峰,王哲政(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预警评价体系构建与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巨英英1,程励2,3(长治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大学遗产跨学科国际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居民遗产责任行为的形成机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张永勋1,李先德1,张长水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合作模式研究——以农业文化遗产地安溪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杨立国1,2,胡雅丽1,吴旭峰1,胡佳1(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生产的过程与机制——以皇都村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宋洋1,2,贺灿飞1,2,徐阳3,曲峻熙4(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中国城市公园绿地供需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机制[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付扬军1,师学义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基于小流域尺度的县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山西汾河上游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杜辰1,刘涛2,3,4,黄大全1,朱世豪1,田志强5,刘云中6(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未来城市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中国空间规划耕地保护指标分配和优化——以2006—2020年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牛文浩1,2,申淑虹1,2,罗岚3,柴朝卿1,2,张蚌蚌1,2,李玉恒4,5,郑伟伟1,2,孔祥斌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地形差异视角下耕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分解——以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数据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张宇硕1,刘博宇2,毕旭3,王彬4,眭任静1(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山西财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基于利益相关者感知视角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杨华1,2,徐勇1,2,王丽佳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区建设用地和耕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林芝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
王江1,王鹏2(重庆大学西部环境资源法制建设研究中心;重庆大学法学院).流域府际生态协同治理优于属地治理的证成与实现——基于动态演化博弈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