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骞,赵冰洁(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健康类虚假信息的人工神经网络识别与治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田秋生(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州大学粤港澳传媒研究中心).流动的媒介实践:左翼影评新面相及其叙事重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白志如1,2,王子丰1(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媒介之“名”:“媒介”如何进入文化生产与历史书写[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樊小玲(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文明互动视域下国际汉语教科书的对话意识与中国形象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赵楠,邢若男(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由物性至符号:敦煌壁画飞天乐舞历史嬗变中的文化交流与认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李岚(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邓向阳,谢理玥(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要素配置对媒体供给质量的影响 ——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孟建1,2,张剑锋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字人文:中国短视频研究的学术地图与脉络[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蕾(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光韵、时空、永生:文博数字影像化理念的多元重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王敏(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数字新闻生产中的编辑室控制 ——基于对媒体从业者微信使用的田野观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安萧宇1,凡婷婷2(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主流电视剧的叙事机制:青年话语、梦想叙事与认同弥合[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郑习满(齐鲁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重审身份和边界:论后媒介时代摄影专业性的重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徐轶瑛,陈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社交媒体议程设置失焦的机制:基于戏剧理论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8期
-
董文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群体传播时代的情感传播研究:范式与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张晶1,2,解英华1(中国传媒大学;解英华系中国传媒大学).数字时代沉浸式艺术的美学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郭健,王超(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网络直播的税收治理:理论构建与策略选择[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曾琼,马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计算技术对广告产业发展的嵌入* ——基于技术可供性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秦雪冰1,郭钦颖2(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互联网广告投放智能化转型研究* ——基于动态能力3P模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唐润华1,2,李小男3(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传播中IP运营的效能提升价值及实现路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刘颖,孔倩(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国非遗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范畴与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杜丹(作者系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转场”:远程交往的具身行动与体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何辉,蔡惠(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乡愁意象与视觉说服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巩杰1,李磊2(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山东艺术学院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启蒙现代性、共同体意识与视觉景观想象* ——文化空间视阈下的长城影像叙事与文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任孟山1,盛子晴2(山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社交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地缘政治学:澳大利亚与“脸书”之争[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陈华明,孙艺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物的想象:考古遗存的媒介属性与主体实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贾磊磊(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与国家历史的集体记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刘毅1,姜晓源2(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家长电信诈骗认知与调解行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姜照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社会网络、媒介依赖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
陆小华(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四个战略性选择[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