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邢珮琪1,陆通1,李光华2,王力彦1(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镉(II)金属有机骨架的可控合成与结构相关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10期
  • 王玮1,邹秉辰1,侯捷1,周万里1,罗建平1,王康丽2,蒋凯2(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Li-Ga液态金属电池界面反应过程的原位检测[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10期
  • 王凯旋,黎子平,陈先阳,崔勇(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种基于二氢吩嗪的三维共价有机框架的合成、结构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10期
  • 张晓斐,刘佳鑫(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国轻工业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可见光诱导邻烯基甲酰苯胺环化合成2-喹啉酮[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10期
  • 唐元晖1,2,李春玉1,2,林亚凯2,张春晖1,刘泽1,余立新2,王海辉2,王晓琳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膜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链段刚性对非溶剂致相分离成膜过程影响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10期
  • 陶幸福,韩成龙,杨扬,刘堃(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铝纳米粒子表面引发聚合制备核壳纳米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10期
  • 孙星宇,罗婧,王霞弟,朱晴,周辉,吕小兵(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离散型立构规整性碳酸环己烯酯寡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10期
  • 滕镇远1,张启涛2,苏陈良2(九州工业大学工学部应用化学科;日本深圳大学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教育部二维材料光电科技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聚合物单原子光催化剂的载流子分离和表面反应机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杨静怡,李庆贺,乔波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铱单原子和纳米粒子在N2O分解反应中的协同催化[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杨静怡1,施思齐1,彭怀涛2,杨其浩2,陈亮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Ga-C3N4单原子催化剂高效光驱动CO2环加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秦永吉1,罗俊1,2(天津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单原子催化剂在CO2转化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程前,杨博龙,吴文依,向中华(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S掺杂Fe-N-C高活性氧还原反应催化剂[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林治,彭志明,贺韦清,沈少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单原子与团簇光催化:竞争与协同[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王新天1,李攀1,曹越2,洪文浩1,耿忠璇1,安志洋1,王昊宇1,王桦3,孙斌2,朱文磊1,周旸2(南京邮电大学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先进材料研究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单原子材料在二氧化碳催化中的技术经济分析与产业化应用前景[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姚青1,2,俞志勇1,2,黄小青1(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能源电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林高鑫1,2,王家成1,2(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工程中心).单原子掺杂二硫化钼析氢催化的进展和展望[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任诗杰1,2,谯思聪1,刘崇静1,张文华2,宋礼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化学与材料学院).铂单原子催化剂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的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范建玲1,唐灏2,秦凤娟2,许文静2,谷鸿飞2,裴加景3,陈文星2(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工程技术系;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能源与催化中心;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北京市先进创新中心).氮掺杂超薄碳纳米片复合铂钌单原子合金催化剂的电化学析氢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吴玉1,李轩1,杨恒攀2,何传新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深圳功能高分子重点实验室).钴单原子的双重限域制备策略及高效CO2电还原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唐全骏1,刘颖馨2,孟蓉炜3,张若天1,凌国维1,张辰1(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工学院;天津大学福州国际校区天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福州联合学院).单原子催化在海洋能源领域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王茹玥1,2,魏呵呵3,黄凯1,2,伍晖2(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单原子材料的冷冻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楚宇逸1,2,兰畅1,2,罗二桂3,刘长鹏1,2,葛君杰1,2,邢巍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低碳化学动力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磁性分子与磁信息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单原子铈对弱芬顿效应活性位点氧还原稳定性的提升[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汪思聪,庞贝贝,刘潇康,丁韬,姚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XAFS技术在单原子电催化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江博文,陈敬轩,成永华,桑微,寇宗魁(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单原子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中的研究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 王定胜1,张佳楠2,万家炜3(清华大学;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单原子材料专辑[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2,第9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