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先广(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美]格兰谷州立大学传播学院).媒介理论:从人本主义到反人本主义的转向[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刘英.方言小说的韵味[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22年7月“中国好书”[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李典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迅捷剑在艺术史和游戏史的复原与嬗变[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汪静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远近之中体验与想象——北乔《远道而来》阅读手札[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王天孜.关乎人文,化成天下[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刘英.大自然、儿童与文学[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王天孜.“活”起来的敦煌文化[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管飞.一个人的经济史[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9期
-
苏熠慧(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性别视角下的数字劳动[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苑辉(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霍华德庄园》中的文化与国民性重塑[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王行坤(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重访古典希腊的“劳动与政治”[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杨青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固本清源,推微知著——评朱寿桐《澳门文学编年史》[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苏文健(华侨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学者与跨地域中国现代诗学的形塑——评李凤亮等的《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罗小茗(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独异性社会中的文化赋值与数字劳动[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吴鼎铭,朱燕钦(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论互联网产业中的审美劳动转型与实践[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邓小燕(武汉大学文学院).纸上乡土重建——对近年乡土自然图书新潮的观察[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王慧(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审美幻象与乌托邦精神的信仰实践[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姚建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采掘“数字劳动”的富矿——从《数字劳动:理论前沿与在地经验》说开去[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刘英.展示传统行业的新亮点[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刘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谈书籍整理类著作的评价标准——从《〈陆侃如冯沅君合集〉的辑佚与校勘》说起[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夏乐(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尔赫斯神曲评论中的贝雅特丽齐与尤利西斯[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汪君艳.文人趣味与物的“欲”?——读《趣味的历史》[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
管飞.大国博弈下的世界经济走向[J].中国图书评论,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