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鹏飞,刘志飞,拓守廷,蒋璟鑫,许艺炜,胡修棉(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大洋钻探科学数据的现状、特征及其汇编的科学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刘德强,冯杰,丁瑞强,李建平(福建省气象台;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台风目标观测研究进展回顾[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高俊峰,苏强(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群落物种多度的分形模型和一般性分布规律的验证与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拓守廷,温廷宇,张钊,李阳阳(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中国办公室).大洋钻探计划运行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邱坚坚,刘毅华,袁利,陈澄静,黄清瑶(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人地系统耦合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黄华兵1,2,3,王先伟1,2,3,柳林4,5(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辛辛那提大学地理系).城市暴雨内涝综述:特征、机理、数据与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程雪兰,方叶林,苏雪晴,李经龙(安徽大学商学院).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刘诗喆1,谢苗苗1,2,武蓉蓉1,王亚男1,李新宇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地理单元划分对城市热环境响应规律的影响——以北京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金泽润,朱晟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基于关联度和复杂度的中国城市技术引入模式及其演化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李博闻1,黄正东1,2,蒯希2,于溪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基于空间公平理论的公共交通服务评价——以深圳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徐惠孝,刘艳军(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收缩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及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张泽凡1,2,张学珍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基于已发表数据的荟萃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李双双,张玉凤,汪成博,王婷,延军平(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对秦岭—淮河南北植被动态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叶帅1,2,3,胡志丁4,5,葛岳静6,2,1,胡伟7,黄宇8(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评估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以乌克兰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朱邦耀(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地方饮食到全国小吃: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空间扩散的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宋金彦,李仙德,徐宁(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新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李语杨1,2,谷人旭1,2,王腾飞1,2,毕学成1,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长三角地区知识守门人空间演变与作用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张琳1,周素红2,3,关美宝4,5,陈菲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公共安全与灾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城市公交车微环境对乘客舒适度的非线性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党艺1,2,汤青3,余建辉1,2,张文忠1,2,李佳洺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周边居民污染感知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任家怿,王云(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上海市黄浦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张文斌1,2,张志斌1,董建红1,张怀林1,公维民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迈向城乡共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演变解读[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马彩虹1,2,袁倩颖1,文琦1,2,李学梅3(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中阿)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研究——以宁夏红寺堡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蒋海兵1,李业锦2(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唐昭沛1,2,吴威1,3,刘玮辰1,3,李晓丽1,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陈伟1,修春亮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新时期城市群理论内涵的再认知[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杨毕红1,吴文恒1,2,许玉婷1,黄坤1,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新城市贫困空间居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西安市企业社区的实证[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王军1,2,谭金凯1,3(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地区灾害风险研究与应对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朱冬芳1,2,虞虎1,刘青青3,刘丽敏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入藏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与组织模式——基于团队游和自助游视角的比较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
张蓉,潘竟虎,赖建波(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交通方式下居民城际出行网络结构特征——以“春运”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