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志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与共同体记忆建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常培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丹托之后的阿多诺——显像混同的本质之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昊臣(郑州大学文学院).生活世界之为原基:论梅洛—庞蒂的溯原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刘红凛(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政党变革到政党转型发展:分析视角与判断标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代志新,程鹏,高宏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劳动经济学实验室实验方法研究:理论与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荆林波1,逯万辉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研究进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吴玉章.中国文字改革的道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浩宇,王永杰(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础设施工具理性的缺陷及其价值理性的回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刘哲(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梅洛-庞蒂的实践自我意识——《知觉现象学》中的基础主体性理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赵明1,王晓军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代际共居对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宋学勤1,2,3,马骋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国共产党城市建设思想的演进与城市现代化的探索[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吴寒(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诗骚传统的现代转型——以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为观察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孔荀之间——以清华简《命训》及《逸周书》三《训》为中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葛鹏1,2,赵忠3(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机器人的崛起与就业变动:2009—2017[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张康之(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风险社会中看合法性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林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比较视野下的美好生活愿景:一种发展政治学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赵秀荣(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生命健康的棘手问题——19世纪英格兰反疫苗运动反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樊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侵害人格权责任认定中的利益衡量[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内在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范方俊1,2,田妮芝2(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莎士比亚在中国的最早传入”之再考据及意义——兼论澳门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汇中的先驱作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
杨慧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解读“中国化”问题的中国概念——以“对言”和“相关”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