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敬1,杨俊峰2(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的编制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贾依晨1,陈慧媛2,韩丹敏1(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城市规划与建筑院国土空间规划部;湖北省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三所).生态文明视角下地域功能分区与传导[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杨星月,毛羽(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详规三所).减量提质背景下北京城乡结合部乡镇发展路径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荣西武(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战略部).高度重视小城镇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姜招朋1,胡新良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湖南特色农业小镇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代雪玲,何苑(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研究所).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及国土空间优化启示[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小城镇建设》编辑部.声明[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王雅梅,宋军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中国农村居民点优化研究进展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小城镇建设》编辑部).关于《小城镇建设》主办单位、工作场所变更的公告[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王振恺,许先升(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南岛黎族传统建筑文化基因传承与启示[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张晓玲(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聚焦新时代新课题,把文章写在美丽乡村大地上[J].小城镇建设,2022,第7期
-
石晓凤1,张笑天1,Beau Beza2(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建筑与建成环境学院).传统村落活态保护中的遗产原真与社区参与[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于佳永1,2,周旋2,逯倩倩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中心;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所).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活化路径研究——以秦岭南麓青坪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张乔1,骆彬斌2,黄建中3(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师设计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面向品质提升的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对策探讨——以沂南县城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李丹1,梁怀月2,王昊1,程琬婷1(海南大学林学院;海南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教研室).海南铺前历史街区居民地方感影响因素及修复策略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杨贵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村庄规划“点穴启动”的方法探究——以浙江黄岩屿头乡沙滩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郑有旭1,谭江迪2,谢来荣3,黄亚平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奥克兰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空间规划研究中心).“空间集聚”到“要素支撑”:村庄规划的思路转变与空间应对——以陆逊湖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黄华青(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文村和东梓关的使用后调查——建筑学之外的本地能动性思考[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耿虹1,杨龙1,乔晶1,高鹏2,尹伟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土空间规划所).“新经济流”视角下小城镇空间演化及开发边界划定初探[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张雪1,李青丽2,王昭颖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统筹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总工室).市县级国土空间碳封存适宜性评价与规划策略[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薛晓宁1,王明田2,张玥1,黄菲1(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韧性城市规划研究所;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基于系统化全域视角的县城海绵城市建设探讨[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宋文杰1,刘娟2,田家兴2,权可可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所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所).基于旅游点评大数据的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特征分析——以北京市28个传统村落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顾浩1,黄圣文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小城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技术导则的编制与思考——以《延安市县区城市双修技术导则》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刘松雪,马嵩,殷会良,沈怡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雄安研究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城乡融合规划的再思考与实践探索——以河北省高阳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张文杰,巫雪松(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都市边缘区县域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以重庆永川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
张爱华(本刊编辑部).“看到”的力量[J].小城镇建设,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