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戴倩倩1,徐梦洁1,庄舜尧2,陈冬峰2(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封丘县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影响因素研究①[J].土壤,2022,第3期
  • 吴拓铮1,詹娟2,周嘉文2,蒋玉根3,胡鹏杰2,骆永明2,黄化刚1,张锡洲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同调理剂对农田镉污染稳定效果及水稻吸收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3期
  • 任军贤1,徐佰青2,单广波2,乔显亮1,赵靓1,郭梦卓1(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①[J].土壤,2022,第3期
  • 陈云1,2,应蓉蓉1,2,孔令雅1,2,姜登登1,2,李旭伟1,2,夏菲洋1,2,丁达1,2,龙涛1,2,邓绍坡1,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快速测定仪的实践应用评价及建议①[J].土壤,2022,第3期
  • 马晶晶1,2,王佩1,2,邓钰婧2,马娟娟2,孙海涛2,陈奇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青海湖流域高寒草甸季节冻土土壤温湿变化特征①[J].土壤,2022,第3期
  • 裴志福,红梅,武振丹,卢俊艳,张月鲜,沈钦国(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农业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草甸草原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及化学结构对长期氮输入的响应①[J].土壤,2022,第3期
  • 潘金华1,2,王美艳1,史学正1,孙维侠1,杨继周3,谢新乔3,柳成柱4(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玉溪市烟草公司元江县分公司).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3期
  • 吴雨薇1,罗珊2,拉琼3,吴纪华1,3(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Lancaster Environment Centre,Lancaster University;西藏大学理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西藏大学和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联合实验室).青藏高原三江源区不同恢复期高寒草甸土壤线虫群落演变①[J].土壤,2022,第3期
  • 朱成之,段旭,张娜,徐志辉,邓旭辉,李荣,沈其荣(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资源节约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枯病不同发病率土壤对番茄植株氮素吸收效率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3期
  • 罗瑞华1,付威1,樊军1,2,刘萌1,牛小桃2,牛育华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添加外源有机物和黏粒材料对沙黄土有机碳和菠菜生长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3期
  • 李锦涛,杨涵,陈洋,焦宸,汤浩宇,何健,黄星(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降解多菌灵和啶虫脒残留的复合菌剂研发及初步应用①[J].土壤,2022,第3期
  • 赵军1,2,3,唐骏2,党廷辉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物膜和土壤矿物对人工纳米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传输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3期
  • 孙志祥1,2,崔俊芳1,杨汝馨1,2,唐翔宇1,王根绪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重点实验室).横断山区森林土壤饱和导水率传递函数的评价与构建研究①[J].土壤,2022,第3期
  • 钟韵1,2,费良军3,朱士江1,2,何军1,2,康守旋3(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浑水含沙率对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3期
  • 蒙莉娜1,2,丁建丽1,2,张振华1,2(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耦合植被物候的新疆绿洲土壤盐分信息挖掘①[J].土壤,2022,第3期
  • 孙奥,段碧辉,王芳,项剑桥,夏伟,王天一(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鄂西咸丰地区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①[J].土壤,2022,第3期
  • 雷金银1,雷晓婷1,何进勤1,祁焕军1,2,金建新1,周丽娜1,桂林国1,冯付军3(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西吉县农技推广中心).马铃薯加工废水灌溉农田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对施肥的响应①[J].土壤,2022,第3期
  • 闫元元1,周开胜1,2,3,张金波1,4,5,蔡祖聪1,4,5,黄新琦1,4,5,刘亮亮1,6(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土壤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研究中心;蚌埠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强还原土壤灭菌处理对连作病土改良效果的影响因素①[J].土壤,2022,第3期
  • 徐锦1,曹亚澄1,2,温腾1,3,4,5,张珮仪1,张金波1,3,4,5,蔡祖聪1,3,4,5(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同位素异位体溯源土壤N2O的方法、技术和展望①[J].土壤,2022,第3期
  • 张梦歌1,尹可敬1,石兆勇1,2,3,焦阳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市共生微生物与绿色发展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工程中心).钼矿开采对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土壤化学计量特性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3期
  • 高震国1,钟瑞林2,杨帅1,李小港1,杨晓英1(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Hydrus模型在中国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①[J].土壤,2022,第2期
  • 张皓钰1,2,刘竞1,2,3,易军1,2,刘秀芸1,2,陈露1,2,刘目兴1,2,张海林1,2(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质炭短期添加对不同类型土壤水力性质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2期
  • 禹康康1,王延华1,2,3,孙恬1,田甲鸣1(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湖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及其预测①[J].土壤,2022,第2期
  • 查宇璇1,冉茂2,周鑫斌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烟田土壤酸化原因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2,第2期
  • 宋依依,曹阳,段鑫盈,李嘉琦,朱晓晴,邹洪涛,张玉龙(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①[J].土壤,2022,第2期
  • 江胜国1,肖蒙2,刘广明2,詹华明1,王志刚1,王西玉1(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天津小站稻种植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①[J].土壤,2022,第2期
  • 孟博1,周一帆1,杨林生1,彭国政2,李加群3,邓燕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勐海县甘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肥力评价①[J].土壤,2022,第2期
  • 卢鑫1,2,邝荣禧3,何跃4,胡文友1,黄标1,田康1,李元2,祖艳群2,湛方栋2(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基于APCS-MLR模型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矿区农田土壤砷源解析①[J].土壤,2022,第2期
  • 杨海波,李渊,尹航,李斐(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农业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基于新组合光谱指数的马铃薯植株氮含量遥感估测①[J].土壤,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