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禹凝1,王金满1,2,张雅馥1,朱秋萍1,王敬朋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干旱半干旱煤矿区土壤水分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3期
-
姬超1,董文浩1,侯大伟2,赵晓杰1,谢丽1,孙华1,包广静3,邓爱萍4(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物流与管理工程学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时空预测及管控目标研究①[J].土壤,2023,第3期
-
吴霞1,2,蔡进军1,2,雷金银1,2,王长军1,李维倩1,陈刚1,2,白阳阳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国家农业环境银川观测实验站).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健康评价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①[J].土壤,2023,第3期
-
付平凡1,2,杨晓静1,2,苏志诚1,2,屈艳萍1,2,马苗苗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集成学习的土壤含水量预测研究——以辽西地区为例①[J].土壤,2023,第3期
-
曾科1,2,王书伟1,3,朱文彬1,2,田玉华1,尹斌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不同硝化抑制剂对稻季N2O排放、NH3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咸敬甜1,2,陈小兵2,王上3,张晓龙1,徐刚4(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德国基尔大学土壤植物微生物系;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盐渍土磷有效性研究进展与展望①[J].土壤,2023,第3期
-
杨蕴1,崔孜铭1,熊贵耀2,王锦国1,吴吉春2(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温度耦合驱动下土壤–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迁移规律与模拟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3期
-
张斯梅1,2,3,段增强1,顾克军2,张传辉2,张恒敢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稻秸还田下减量化施氮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聂棠棠1,2,王娟2,姚槐应1,2,葛超荣1(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生态与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土壤呼吸及其13C同位素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①[J].土壤,2023,第3期
-
董青君,董玉兵,李卫红,谢昶琰,李传哲,张苗,陈川,章安康(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不同绿肥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华瑶1,陆玉芳1,高维常2,祖韦军3,施卫明1,郭亚利4(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烟草行业山地烤烟品质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站;贵州省烟草公司黔西南州公司).生物硝化抑制剂对黔西南黄壤硝化作用及N2O排放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王琪1,朱莹雪1,许连周1,陈柏杨1,马献发1,元野2,高珊3,焦玉生2,胡继军4(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牡丹江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黑龙江省公司;牡丹江烟叶公司东宁分公司).施用生物质炭对黑土腐殖质组成及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梁舒欣,耿怡爽,周春雨,常鹏宇,孙冬然,刘前进,杨修一,耿计彪(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控释肥养分释放对坡耕地土壤磷钾损失及花生产量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杨跃发1,2,王春霞1,2,梁飞3,蓝明菊1,孙开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农垦科学院).冬灌条件下季节性冻融期农田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①[J].土壤,2023,第3期
-
丁庭康1,周卫军1,岳晴晴1,彭素华2,刘沛1,崔浩杰1,谭振华3(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宜章县农业农村局湘南脐橙综合试验站).宜章县耕地土壤硒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①[J].土壤,2023,第3期
-
陈广银1,2,吴佩2,董金竹2,王恩慧2,郑嘉伟2(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不同初始pH对猪粪水酸化贮存过程及氮素损失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马占龙1,肖雁1,黄娟1,韦慧1,杨钙仁1,何铁光2,邓羽松1,3(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电解质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石承智1,2,王瑞1,2,施卫明1,李奕林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根系通气组织发育程度对水稻苗期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冯蒙蒙1,2,林永新1,2,樊剑波3,贺纪正1,2(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温度和氮添加对旱地红壤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3期
-
陈天祥1,2,杨顺瑛1,苏彦华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钾通道ZmK2;1在水稻中超表达提升水稻氮素利用潜力①[J].土壤,2023,第3期
-
滕晓,沈心怡,张步瑶,罗子轩,赵天卓,徐铭阳,黄星(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二苯醚类除草剂降解菌Bacillus sp.Za微生物制剂的研发与初步应用①[J].土壤,2023,第3期
-
陈虹1,2,唐昊冶2,郭家欢1,潘畅1,王如海2,吴永红2,俞元春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生物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根系分泌物主要作用及解析技术进展①[J].土壤,2023,第2期
-
房彦飞,徐文修,唐江华,符小文,张永杰,杜孝敬,张娜,安崇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复播大豆土壤微生物区系对麦–豆轮作体系周年施氮量的响应①[J].土壤,2023,第2期
-
朱孔鑫1,2,庄舜尧2,钱壮壮1,2,王会利3,王艮梅1(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套种绿肥对尾巨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2期
-
张晓花,王克勤,宋娅丽,杨昕,茶联玲(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厨余垃圾堆肥对烤烟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2期
-
梅雪1,刘鸿雁1,2,吴龙华3,罗雅雪1,张秋野2,敬鹏2,Faustino Dinis1,宋硙4(贵州大学农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萤火虫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基于HDXRF和ICP-MS的黔西北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①[J].土壤,2023,第2期
-
甘泉峰,黄婷,李媛,杭慧娴,苏愉程,赵耕毛(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滨海脱盐土栽培菊芋及其养分吸收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2期
-
黄郑宸1,2,俞巧钢2,叶静2,胡妙丹3,黄伟忠3,孙万春2,马军伟2(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有机物料长期施用对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2期
-
周思怡,李晓佳,张恂,邵天韵,隆小华(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不同物料对海滨沙性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①[J].土壤,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