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颖,钟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阅微草堂笔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J].中国翻译,2022,第4期
  • 蔡力坚(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的同理心[J].中国翻译,2022,第4期
  • 丰子恺,蔡力坚.美与同情[J].中国翻译,2022,第4期
  • 冯全功(浙江大学).翻译是一种符号转换活动——关于翻译定义的若干思考[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谭素琴(华东交通大学).深度翻译视角下汤若杰《寻乌调查》英译本的内副文本研究[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卢植,郑有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论翻译认知过程研究实验范式与情境范式的融合与整合[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祝一舒(南京林业大学).翻译艺术与翻译创造性——论许渊冲的翻译美学追求[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高玉海,罗炅(浙江师范大学).《聊斋志异》在俄罗斯的早期译文考略[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许明武,冯慧怡(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陶瓷典籍西译与陶瓷文化传播[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李翠蓉(贵州财经大学).越位、错位与缺位——考察《亚非研究》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评论[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姚斌(北京外国语大学).新中国高级翻译人才培养的早期探索和启示——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班为案例[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陈菁,王思思(厦门大学).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过程导向型口译笔记教学——基于准实验与访谈的混合研究[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郑亚亚1,柴明颎2(南京工程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博士专业学位建设:需求、供给与借鉴——柴明颎教授访谈录[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曹明伦(四川大学).论翻译学者的译者意识[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吕世生1,汤琦2(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经典价值跨文化翻译阐释[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余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反思莎剧汉译的“以诗译诗”原则[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穆雷,梁伟玲,刘馨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1年中国翻译研究述评[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陈勇(天津工业大学).政治文献外译的“三维”话语互动:内涵、模式和动因[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杜占元(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推动国家翻译能力建设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中国译协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赵庭驰(中山大学).“诗体译莎”的诗学解读:孙大雨音组理论再思考[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周远航1,周红民2(上海交通大学;南京晓庄学院).中国传统译论“神似”的认知语义学阐释[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夏军1,2,杜成林3(同济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晚清翻译人才培养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研究——化西与西化之间[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辛红娟(宁波大学).圆融与超越:张柏然翻译思想哲学-美学特质探析[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陈林(西南交通大学).拓展翻译史跨学科研究新视野——《道经英译史》评介[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林巍(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跨中西医视阈下的转述与疏通——兼评首届WITTA医学时文翻译大赛[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马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语篇的解构与重构——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阿汉语对翻译评析(2021)[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刘学慧,何庆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的宏观策略与微观操作——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德汉语对翻译评析(2021)[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 纽马克,纳博科夫,曹明伦.西方译论二则(节选)[J].中国翻译,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