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伊冉1,黄晓琴1,姜忠磊1,杨小青2,于敏1,刘亭亭3(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日照市岚山区茶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泰山茶溪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影响“御金香”黄茶γ-氨基丁酸含量的因素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2期
  • 刘嵩彬1,项希1,李兰兰1,屈青云1,徐洋洋2,王继国2,李适1,肖文军1,龚志华1(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门县茶祖印象太平茶业专业合作社).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原料组配对加工红茶的品质影响[J].茶叶通讯,2021,第2期
  • 缪凤1,王俊懿2,刘巧灵1,康智灵3,曹雪丰1,朱海燕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湖南农业杂志社).基于茶旅融合与大健康背景下的茶园养老模式探究[J].茶叶通讯,2021,第2期
  • 李慧丽1,刘双红1,杨雪梅2,黄嘉诚1,文卫旗2,陈红旭1,高宪云2,唐茜1,3(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省名山茶树良种繁育场;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4个古蔺牛皮茶新品系生化成分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茶叶通讯,2021,第2期
  • (湖南省茶叶学会).最是茶香能润人——深切缅怀杰出的茶学专家黄祖法教授[J].茶叶通讯,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部.作者排名变更声明[J].茶叶通讯,2021,第2期
  • 马园园,吴扬(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皂素的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钟凯1,罗易萍1,张天天1,陈艳妮1,刘硕谦1,2,田娜1,2(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基于模糊数学法复合茯砖茶饮料配方优化 及其香气品质分析[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陈梅春1,林增钦2,郑梅霞1,王艳娜3,陈秀娟3,刘波1,朱育菁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东来茶业有限公司;福州市经济作物技术站).茉莉花茶香气品质评价指标的构建与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汪芳1,汪洁琼1,2,曹青青1,2,毛雅琳1,2,尹军峰1,许勇泉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茶叶加工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杀青及干燥工艺对碾茶品质的影响[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刘瑜,疏再发,邵静娜,何卫中(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茶园间作对病虫害防控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刘学艳,王娟,彭云,吕才有(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基于电子鼻与GC-IMS 技术云南昌宁红茶香气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吉庆勇,娄艳华,何卫中,邵静娜,疏再发,刘瑜,郑生宏(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65 份叶色紫化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分析[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陈萍,杨江帆(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社会公众大众茶消费意愿与行为偏差的影响因素分析[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张小宁(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多维解读茶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与影响[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唐刚,孙培贤,卜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茶叶染料染色色相的多样性探析[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马应应(青岛滨海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面向多主体用户的茶叶包装迭代设计方法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宋娜,何亚丽,毛娅琪(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我国茶销售市场的空间布局与影响因素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刘珍珍1,2,陈小华2,3,李崇勇4,杨培君2(内江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汉中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汉中绿茶重要香气成分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叶江华1,张奇1,刘德发2,刘扬3,贾小丽1,李奇松1,徐斌2,暨小红2,张渤1(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武夷山市茶业局;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武夷肉桂茶品质差异分析及其与矿质元素间的关系[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付磊1,孙桐2,方实明3(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安徽晥垦茶业集团).安徽省茶叶经营户规模扩张影响因素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孙达1,张星海2,夏兵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省茶叶加工技术研究院).响应面法优化白茶冲泡工艺的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王娟,念波,刘学艳,谢瑾,吕才有,杨广容(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云南勐海主要产茶区晒青秋毛茶品质比较分析[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叶宗辉1,郑宁国2,3,姚槐应1,2,3(武汉工程大学环境生态与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茶园土壤N2O 产出与排放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单睿阳,陈志辉,游小妹(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春闺”绿茶香气成分鉴定分析[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王志博1,郭华伟1,包强2,余玉庚3,肖强1,唐美君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道德茶叶合作联盟).湖南首次发现东方行军蚁为害茶树[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贺屹成,王梦姣,秦公伟(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茶树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李赛君1,段继华1,雷雨1,黄飞毅1,康彦凯1,罗意1,陈宇宏1,丁玎1,廖汉昌2,董丽娟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农业部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湖南省茶树品种与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郴州市农委).优质高香红绿兼制型茶树新品种湘茶研12 号选育研究[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 蒋莹,周文革(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茶文化早期在日本传播的路径与启示[J].茶叶通讯,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