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桠松1,许辉群1,王泽峰1,聂荣1,杨梦琼1,李欣怡2,魏文斋2(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辽河油田公司锦州采油厂).基于ICEEMDAN的曲波阈值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张迪1,莫其妙2(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咨询分院).基于GprMax的地下管线探地雷达图像正演模拟[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戴晓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多次波平面发育程度预测方法及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刘亮1,丁慧1,冉利民2(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地质与环境工程系;中石化经纬公司华北测控公司).镇泾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曾健友1,徐庆杰2,王茜3,鄢稳中4(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虚拟矿山地貌漫游防晕动症设计与效果验证[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李士涛,刘海强,宋潜新,刘建为,盖广辉(东方地球物理有限责任公司海洋物探分公司).集水下导航测量设备于一体的装置设计[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2期
-
孔繁良1,2,徐超1,李军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球物理化学探矿大队;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高密度电法在新疆某水库大坝病险隐患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唐申强(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探地雷达瞬时属性分析技术在岩溶涌水通道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李新斌,田辉,丁廉超,赵浩,朱一龙,韩朝辉(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溶储水构造识别[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侯俊韬1,2,刘军3,李伟3,顾汉明1,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导向滤波的分频高精度相干断层自动提取技术及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周超1,刘怡2,赵思为1(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岩土工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物探在城市地下空间地质调查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唐灵,韦乙杰(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复杂管线剖面观测反演研究及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王钧,朱国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基于Res3dinv软件的三维高密度电法成像效果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夏秋萍1,刘怀山1,2(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基于CEEMDAN的希尔伯特变换在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鲁宁琦,卢思同,黄俊革,张彧,刘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激发极化性质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杨梦琼1,王泽峰1,许辉群1,李欣怡2,魏文斋2(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锦州采油厂).不同插值方法在断层检测模型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李卫卫1,熊鑫1,蒙爱军2(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跨孔地震CT探测基岩面附近岩溶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何春舅1,雍珊珊1,2,郭琴梦1,王新安1,王培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地震监测预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基于AETA电磁扰动信号的断裂带监测和分析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李磊,吴桂桔,谈洪波(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大地电磁二维DCG、NLCG和L-BFGS反演算法对比[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马为(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浅湖区水上瞬变电磁法探测地下构造效果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孙文斌,杜雯莉,牛云飞,张瑞瑞(北京探创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物探聚类分析解释技术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田府川余1,张刚1,周亚东2,葛凯波1,张新海1,张文广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省地震局).综合物探在隐伏断层勘察中的应用 ——以四川省宜宾县为例[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
周康1,2,吕心力3,余浩3,庄庆祥4(浙江省能源研究会;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机械学院热能工程系;福建祥和地热开发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CO2跨临界—有机朗肯复合循环的简单计算与特征分析[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