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面向不确定环境的航天器智能自主控制技术[J].宇航学报,2021,第7期
-
杨懿,于涛,郭亚男,贾志杰,王永鹏(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脉动压力测量技术在火箭发动机试验中的应用[J].宇航学报,2021,第7期
-
赵海涛1,熊笑1,谢军2,郑晋军2,谷岩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导航卫星中断频次的分析方法[J].宇航学报,2021,第7期
-
孙晓洁1,2,王学锋1,2,刘院省1,2,王巍2,3,董鹏1,2,阚宝玺1,2(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量子工程研究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地球同步轨道星地量子信道特性研究[J].宇航学报,2021,第7期
-
李波,越凯强,甘志刚,高佩忻(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基于MADDPG的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决策[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孔祥鲲1,孔令奇1,姜顺流1,胡豪斌2,张翔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电磁超材料在超宽带雷达隐身微小卫星设计中的应用[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杨涛,赵石磊,高腾,赵振明,赵宇,李春林(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航天分散热源控温用环路热管设计及飞行应用[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陶东1,2,张强2,赵良玉1(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模型不确定的空间机器人无力传感器阻抗控制方法[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王永滨1,2,3,李雨航4,顾谢平4,梁浩2,3,蒋万松2,3,陈金宝1,2,黄之峰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面向小行星微重力环境探测的自恢复直立弹跳机器人设计[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岳帅1,林轻2,杜忠华1,聂宏3,张明3(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运载器着陆装置展开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分析[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乔衍迪1,张泽旭1,2,邓涵之3,徐田来1,2(哈尔滨工业大学深空探测基础研究中心;陕西省组合与智能导航重点实验室;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月球探测器动力下降段最优轨迹参数化方法[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邱实,曹喜滨,王峰(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绕月微卫星精确撞月轨道设计[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洪宇1,2,吴宗清1,2,门涛1,2,秦明暖1,2,严亚龙2(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Ka频段大口径测控天线无人机校相方法设计与验证[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田野,刘英娜,刘立士,于雅芮,张志伟(沈阳理工大学).流量预测下智能寻优门限值的AOS帧生成算法[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王新光1,2,陈琦1,2,万钊2,张爱婧2,陈坚强1,2(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所).解析壁面函数的可压缩效应修正研究[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崔平远1,2,3,龙嘉腾1,2,3,朱圣英1,2,3,修文博1,2,3(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行星着陆轨迹优化技术研究进展[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郑越1,2,泮斌峰2,唐硕2(西安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地月高能共振循环轨道的快速计算及最优选择[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董哲1,刘凯1,李旦伟2,章吉力1(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考虑动态控制分配的空天飞行器再入姿态复合控制设计[J].宇航学报,2021,第6期
-
孙梓煜1,岳宝增1,刘峰1,柳征勇2,申云峰3(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充液柔性航天器刚-液-柔耦合动力学研究的凯恩方法[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梁晨1,王卫红1,赖超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中国兵器工业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所).带攻击角度约束的深度强化元学习制导律[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杜荣华1,张翔1,王宁2,汪玲2,张兴星2(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非合作目标交会接近的自主检测和跟踪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鹿畅1,2,3,夏广庆1,2,3,孙斌1,2,3,韩亚杰1,2,3,关思琦4(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空天飞行器前沿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学院).碳纳米管阵列推力器放电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李青,任德鹏,杜青,贺晓洋(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航天器火工冲击环境数据外推技术研究[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方明元1,2,王晶1,2,李西园2,毕研强2(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试验室;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舱内失压下航天员热舒适度和散热量仿真[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李林,王国宏,张翔宇,于洪波,薄钧天(海军航空大学信息融合研究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滑跃式轨迹Sine-AIMM跟踪算法[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李传扬,唐德威,闫辉垠,郭宏伟,刘荣强,李兵(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种新型球副机构的设计及分析[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王云飞,张尧,李谋,张景瑞(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弱引力下小行星动量驱动机器人的可控跳跃行为[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
黄煦1,王健2,龚秋武3(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火箭军装备部装备项目管理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椭圆轨道欠驱动编队重构最优脉冲控制[J].宇航学报,2021,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