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小霞,刘辉,王平祥(华中农业大学).后疫情时代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发展动能转化与机制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3期
-
李云开,杜太生,康绍忠,王福军,杨培岭,黄冠华,霍再林,肖若富,牛俊,刘浏(中国农业大学).突出农工交融的高等农业院校水利工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3期
-
李敬锁,李丙金,温琳,牟少岩(青岛农业大学).新农科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3期
-
任爱霞,高志强,何云峰,林文,陈晶晶,孙敏(山西农业大学).农科“433”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思考——以旱作栽培与作物生态山西省重点创新团队的实践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3期
-
母刚,张国琛,张寒冰,潘澜澜,张倩,李秀辰,丁晓非,高巍(大连海洋大学).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机械工程实践教学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3期
-
(《高等农业教育》编辑部).《高等农業教育》诚挚约稿[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3期
-
伊力塔1,豪树奇2,王正加1(浙江农林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路冠军(内蒙古农业大学).跨学科通识课程“草原社会学”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杨洋,万玲,王韦韦,许良元,陈黎卿(安徽农业大学).新农科背景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安丽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于GSI辅助模式的“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龙晓,张金伟,赵延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对西部某重点高校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宋丽波,何敏,施丹,邢潇屿(华中农业大学).比较视角下MBA教育学员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与提升对策——基于6所高等农业院校的数据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陈俐,张洛,丁艳锋,姜东(南京农业大学).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分析与对策思考——以江苏高校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逄格炜(青岛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化研究的逻辑起点、落点与人才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黄静玮1,2,王西瑶3,邹亮1,2(成都大学;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基于“三链联动”双创人才培养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以马铃薯产业双创项目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成协设(华中农业大学).荷兰高等教育现状、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苗婧,李静,王恬(南京农业大学).打造“金课”,培养卓越农林人才——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程杏安,蒋旭红,舒绪刚,陈循军,阎杰,吕晓静,吴跃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基于专业特色的农科化学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孙若愚,李大兵,李专,周静(沈阳农业大学).学习环境对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度的影响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贾光辉,张利萍(青岛农业大学).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需要特征分析——以1011份网络调查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蒲至恩,郭世星,黄雪丽,武晓玲,刘洁,罗慎,李伟(四川农业大学).新农科背景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沈立峰(中国农业大学).“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与学院思政工作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王正中,李宝辉,李会军,党进谦,王文娥,李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构建农业院校水利土木类力学系列课程教学新模式——农业院校新工科力学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田宇,刘岩松,王娜,路璐(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麦宇红(华南农业大学).高等农业院校数理化学科发展路径研究——基于7所高等农业院校的实证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陈新军,孔祥洪,初文华,张忠(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于“机器鱼”工作室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
赵永吉,葛懿萱(沈阳农业大学).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