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喜锋,夏百元,马志华,詹宁宁(万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超大规格铝用石墨化阴极炭块焙烧工艺实践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庞振平,马历乔(中冶南方邯郸武彭炉衬新材料有限公司).炭素泥浆性能改进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吉林市德扬炭素炉窑有限公司).一种新式带盖环式焙烧炉[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高风扬(宝方炭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串石墨化端头调节块对端头电极质量影响的探讨[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何成林,刘金平,杨程,王新华(湖南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两种生焦为原料制备的石墨材料的收缩性和均质性的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苏茹月,王馨博,栗丽,梁国杰,郑梓璇,李凯(防化研究院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炭气凝胶/泡沫炭复合热防护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季根顺1,2,李小龙1,2,贾建刚1,2,郝相忠3(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白银新材料研究院;甘肃郝氏炭纤维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炭纤维增强层状热解炭/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李海龙1,姚姗姗1,金范龙1,Park Soo-jin2(吉林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系;仁荷大学化学系).环氧树脂/炭纤维布/铝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热系数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曾强,潘小强,张良,王国华,刘羽,冷科,刘喆,李皓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沉积工艺对致密热解炭密度及显微组织的影响[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编委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 版)入编通知[J].炭素技术,2021,第2期
-
吕鹏1,王光辉1,2,胡德玉1(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炭在铀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李晓乐(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系).石墨烯在铅蓄电池管式正极中的应用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王友芳,杨鑫,黄启忠,易近人,刘瑞瑞(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孔隔热炭材料用SiC 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抗氧化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马松艳,赵东江,田喜强,生冬辉(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Pd1-xWx/C 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氧还原性能[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陈丽新,袁永健,张海龙,白胜伍(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电极石墨化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探讨[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王春玲1,王伟涛2(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MOF 衍生的花状高效氧还原性的Co3O4@NC 制备[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高风扬(宝方炭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串石墨化端头调节块对端头电极质量影响的探讨[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路培中,李明杰(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河南省石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石墨电极的质量评价体系[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李建新1,2,黄启忠1,曹晖2(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石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然微晶石墨加工及应用技术现状[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盛武林1,高世萍2,王国香2,闵庆旺2(大连锐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工业大学).炭基输水板在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黄诚,程建萍,李玉财(宝舜(河南)新炭材料有限公司;河南鑫泰能源有限公司).石墨电极用黏结剂沥青生产新工艺[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彭友林1,王成扬2,陈学伟1,张富昌1,陈凯龙1(内蒙古庆华集团腾格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中间相沥青中试的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于兆斌,谢海东,武爱云,孙全芹(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炉用钛基复合炭砖工艺研究[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
张戈,周传博(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提高国产针状焦质量技术突破方向分析[J].炭素技术,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