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凤兰1,赵曾臻2(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耦合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胡迪雅,李雪婷,仲丹丹(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两创”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祁占勇,鄂晓倩(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技能强国之路[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谢元海,刘涵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价值旨归与实践路向——从技术哲学的视角观之[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林笑夷,崔延强(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教育帮扶视角下西部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杨茂庆,周驰亮(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空间向度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周琴1,2,邓庭艳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与铸牢路径——基于西南四省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赵娜(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思政教育融入民族院校音乐类课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路径——以声乐课程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郭艳燕(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张佳1,谢丹2,谢泽慧1(成都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成都师范学院教务处).民族地区“特岗计划”政策执行成效、困境与路径优化——基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张龙1,苏世天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农林类高校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资源互嵌”路径——以X大学助力Z县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高承海,周晓彤,万明钢(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新时代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向差别化精准支持的转向——基于高考成绩和公众态度的实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达万吉(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多元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史书写中的“中华民族”叙事:检视与路向[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杨熙1,姜宁宁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两个大局”背景下高校协同推进共同体教育的三重逻辑[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李秋丽1,张俊豪2(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民族大学).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历史变迁、存在问题及提升路径——民族院校通识教育系列研究之一[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张亚群1,2,向亚雯1,3(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三明学院闽台书院与经世致用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民族院校通识教育变革的价值导向、实施路径与发展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马永全(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推拉理论视域下南疆四地州“内地籍”教师留任困境及治理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贺能坤1,黄春春2(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中学).少数民族中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特征探究——以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杨志娟(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民族地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范式[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孙倩文,李玲,陈可(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民族地区推普政策执行碎片化及其整合[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罗世琴(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本土教师培育及长效机制建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刘玉屏,路义旭(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美国孔子学院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与未来走向[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王远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语言田野调查的必要性及学术伦理[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欧阳护华1,张以1,2,李芳兰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讲述中国语言政策和现状的好声音——《多语中国:国家、少数民族与外国语言》评介[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廖婧茜1,龚洪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责任伦理[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田琳1,王浩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内涵、困境及建设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李玉雄1,韦承艳2(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少数民族节庆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龙胜各族自治县节庆文化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李晓华1,2,桂还官尚1,2,张琼1(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新时代对口支援民族地区高校的逻辑、动力与路向[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冯江英1,张婕1,黄熙雯1,王婷1,韩彦1,2,周颖2(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民族地区乡村幼儿普通话能力发展困境与提升策略——基于新疆幼儿园的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