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曦子(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耶稣会传教士陆若汉三份汉文书札的文献意义[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魏崇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古代文化域外传播研究的通观博览与集成创新 ——评张西平主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郑文泉(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东南亚闽南语朱子学的现代终结[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罗莹.《中国哲学家孔夫子》中译本(四卷本)出版[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伊莎白·柯鲁克.伊莎白题词[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邱苏伦(北京外国语大学).邱苏伦题词[J].国际汉学,2021,第2期
  • 刘宏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论胡适《词选》的海外传播[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马莉(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法国重农学派对《尚书》的传播[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李洋(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中国评论》所载英国汉学家哲美森译《大清律例》篇章述评[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戴文静(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理论范畴“比兴”的译释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郭晨(燕山大学跨文化研究所).当代美国华裔汉学家吴光明及其庄学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李蕾,沈弘(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从谭卫道看近代法兰西博物学知识的形成[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谢辉(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法国国家图书馆早期入藏汉籍述略[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吕超(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宫崎市定中国史研究中的“二元对立论”[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黄志鹏(扬州大学哲学系).朝鲜朝后期实学家李瀷对西方灵魂论的接受与拒斥[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胡锐(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 世纪以来海外道教论著汉译研究[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崔溶澈1,姚军玲2(高丽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红楼梦》在韩国的传播与翻译 ——访韩国汉学家崔溶澈[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王玮棣1,2,周睿1(西南大学文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传统与新变[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武占江1,王保超2(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论传教士与五四激烈反传统思潮的关系[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安乐哲1,田凯文2(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儒学在世界文化秩序变革中的贡献[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侯且岸(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从学术史角度认知傅高义[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王嘉(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越南语教研室).20 世纪初中国明清小说越南译本内容雷同现象初探 ——以四部小说为例[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李真真(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美国简帛《老子》研究述评[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柯卉(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清代入华耶稣会士刘松龄研究述评[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 徐克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汉译西书之于日本江户兰学的借鉴意义[J].国际汉学,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