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良1,孙婷婷2(美国纽约皇后图书馆劳雷顿(Laurelton)分馆;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儒家政治思想与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李晓书,谭渊(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马若瑟《诗经》译本与“礼仪之争”[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尹汉超(国家图书馆海外中国问题研究资料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文献收藏及特点[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马莉(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好逑传》在18世纪法国的传播与接受[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程瑜(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轻工职业学院).韩国诗话中的杜诗批评[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赵韵怡(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意大利汉学家白佐良《中国文学》中的戏剧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麦克雷(北京外国语大学).“礼”在早期拉丁文“四书”中的翻译:兼论“礼仪之争”[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李晓亮(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西方纳西学研究述要[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南力丹1,黑山2(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斯洛伐克汉学家黑山女士谈中国文化[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潘帅英(喀什大学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突厥语词典》的海内外翻译与传播[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田俊武,尚秀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悠傲信件》所见13世纪欧洲文献中的蒙古形象[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张恒(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以中国为镜:莱布尼茨的理学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李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对欧洲产品的早期消费[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韩中慧(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海外学界《元西域人华化考》评介[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井川义次(日本筑波大学).儒家君主观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以儒经译文为中心[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甘露(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的汉学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高永伟(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赫美玲《英汉官话词典和翻译手册》谱系研究[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顾文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主德国(1949—1990)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受[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达奇1,彭海涛2(西班牙卡米亚斯大学;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福音历史图集》对晚明绘画理念的影响[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任大援(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从汉学(中国学)的区域性特征说开来[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谢辉.《中国通典》翻译指瑕一则[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
冯天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湖北省中国史学会).冯天瑜先生题词[J].国际汉学,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