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1,李伯华2,1,3,窦银娣2,1,3,刘沛林2,1,3(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李瑞1,2,郑超1,银松1,殷红梅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民族村寨旅游者主客互动仪式情感体验过程及其唤醒机制研究:以“高山流水”敬酒仪式为例[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潘颖1,邹君1,刘雅倩1,黄翅勤1,刘沛林2(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长沙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乡村振兴视角下传统村落活态性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刘婷婷1,马凌2,保继刚1,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旅游中的地方营造:缘起、内涵及应用[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史艳荣1,2,谢彦君1,2,曾诗晴1,2(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海南大学旅游体验研究与设计中心).食在异乡:旅游世界的极端饮食体验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左逸帆1,2,徐少癸1,2,林齐宏2,章牧2(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旅游目的地活力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唐蜜1,罗小龙1,王绍博2,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都市区跨界地区空间演化及动力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赵梓渝1,赵世瑶1,韩钟辉2,刘璐1,贾聚慧1,王士君3(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COVID-19疫情对中国节日人口城际出行影响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王丰龙(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地缘环境评估中的尺度陷阱[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杨文龙1,胡志丁2,史文天3(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上海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多维邻近性视域下大北极国家能源贸易网络的演进动力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吴丹丹1,冯学钢1,马仁锋2,吴杨1,郝晨1(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大都市区民宿和酒店业竞争格局演化及成因探测——上海案例[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李博英1,2,尹海涛3(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曾国军,吴洁,王龙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他者的身体实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入研究——以“麦宿者”为例[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张薇1,杨永春2,秦兆祥3,史坤博4(内蒙古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根特大学地理系).呼和浩特市不同来源地蒙古族移民的居住融合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差异分析[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蒋明华(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行政区与功能区嵌套空间的生产与重构——国家尺度重构视角下的深圳特区扩容[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俞国军1,贺灿飞2,3,朱华友4(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基于关系视角的企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过程与机理[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王雨1,张文雅2,刘晓凤3(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香港大学地理系).水—社会领域视角下的国际河流治理[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王敏,叶丹晨,王红枫(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环境心理学视角下中国跨境流动人口的国家感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刘晓凤1,王雨2,胡志丁3,葛岳静4,黄宇5(香港大学地理系;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古生态与人类适应团队).非政府组织如何影响中国在柬埔寨投资项目?——基于地缘社会的解析[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程艺1,2,刘慧1,2,宋涛1,2,张芳芳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中亚合作冲突关系及时空热点分析[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胡志丁(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地缘环境研究专栏序言[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柴彦威(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时空间行为研究团队[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张文佳(中国地理学会行为地理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北京大学行为与空间智能研究团队[J].人文地理,2022,第2期
-
李雪铭1,2,刘凯强1,田深圳1,关莹莹1,刘贺1(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人居环境韧性评价——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人文地理,2022,第1期
-
郭晨浩1,李林霏2,夏显力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力流动、地方感与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J].人文地理,2022,第1期
-
鲍紫藤,罗小龙,顾宗倪,张擎天(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分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J].人文地理,2022,第1期
-
王楚君1,王亚力2,周扬2(北海道大学国际广报传媒与观光学院;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新建古镇的本真化与空间生产研究——以古北水镇为例[J].人文地理,2022,第1期
-
马丽亚1,修春亮2(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基于购物出行的沈阳市居住与商业空间匹配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