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若星(西北大学文学院).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文化空间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操小晋1,刘春卉2,余思奇3(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老旧社区的具身实践与地方认同——基于超越表征的整合视角[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林赛南1,2,张旭3,郭炎1,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法学院).城市环境感知、生活满意度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影响机理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余军1,章坤1,谢朝武1,2(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华侨大学智慧旅游研究所).厦门市数字经济核心企业空间分布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田瑾1,2,明庆忠2,刘安乐2(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旅游可达性测评模型及在山地旅游景区应用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余思奇(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西方环境绅士化研究进展与启示[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叶超,吴佩瑾(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朝向人文主义的世界:段义孚的思想遗产[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朱芳1,2,苏勤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安庆城市公共空间黄梅戏展演的社会文化意义与认同建构——以莲湖公园和江滩公园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周俊俊1,2,李钢1,2,洪丹丹1,2,徐锋1,2,徐嘉辉1,2,于悦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被拐儿童原生家庭韧性演变过程与风险应对策略——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张叶玲1,崔军茹2,崔璨1,穆学英1,孙斌栋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崇明生态研究院;阿姆斯特丹大学地理规划与国际发展研究系).社区视角下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融合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李江苏1,孟琳琳1,李韦华1,李小建1,2(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黄河流域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张延吉1,池胡洁2,3,林胜1(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市城乡空间规划行业技术创新中心).向心化抑或离心化?2000—2020年中国城市内部人口分布的演进与规律[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王瑶(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乡村的社会—物质拼装:开启乡村研究的新视角[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王伟1,2,3,乔家君2,程遂营1,3,刘凯霞1(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重渡旅游专业村集聚演化机制[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潘金玉1,杨振之1,2,蔡溢3(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生成基础:选谁参照?如何比较?[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刘玄宇1,2,刘云刚1,3(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亚洲地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北斗研究院).西方选举地理学中的“地方”研究与评述[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蔡晓梅1,2,3,张丹宁1,2,范雅迪1,2,刘美新2,4(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文化空间与社会行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城市职业女性产后的身体康复与空间实践:广州案例[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魏超,肖学宏,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国际旅游地的语言景观与主客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王长松(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景观基因组图谱视角的传统聚落保护与价值传承——评《家园的记忆与表达》[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易纯,刘沅(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城乡规划学”团队简介[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曾志伟,方程(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简介[J].人文地理,2023,第2期
  • 贺灿飞,盛涵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韧性:研究综述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 陈肖飞,杜景新,李元为,栾俊婉(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网络的结构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 吕慧妮1,2,杨忍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土地研究中心).基于行动者网络的乡村转型及其空间生产研究——以凤和空港小镇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 徐菲菲1,2,胡娟1,刘婧媛1,韩磊1,李心茹1(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生态旅游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民宿主创业动机与获得感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 黄潇婷1,2,王志慧1,2,张野3(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大学旅游行为实验室;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乡村社区旅游生计代际传承的过程及影响因素——以栾川县重渡村为例[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 刘斌1,杨钊2,刘永婷2,林嘉敏2(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身体、情感与空间:老年人休闲旅居的具身体验[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 闫闪闪1,2,徐红罡3(广州大学管理学院;赣南医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节庆事件对区域旅游流空间网络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 殷翔宇1,宗会明2,曲明辉3,王春娟4(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商业研究所).我国沿海港口港城关系协同发展与驱动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