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谢乔羽,蒋述卓(暨南大学文学院).《野望》的节气美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以劳模为聚焦点的工业叙事——关于水运宪长篇小说《戴花》[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刘小波(当代文坛杂志社).重申乡土写作的意义抑或重建乡土的“灵光”——钟正林小说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张元珂(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文学》编辑部).论中国当代汉语小说中的若干方言实践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周诗寒,吴秀明(浙江大学文学院).“纪实与虚构”的融合及其效果——《小鲍庄》的另一种解读[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周新民(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新时代文学的标杆与标本——论《白洋淀上》[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金胜(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叙事与现实主义——论关仁山《白洋淀上》[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德领(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重构北京:词与物,镜像或隐喻——宁肯《城与年》系列小说阅读札记[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杨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文化·有情——孙见喜《乡贤》读札[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周保欣(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街区的地志书写与小说微观地理——哲贵小说论[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马兵(山东大学文学院).“潮汐”之势与“交换世界”的两种旅行——评林棹《潮汐图》[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聂茂1,姚竹2(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城市文化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湖南省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研究基地).北国“森林”的守望者与探寻者[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石岸书(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学院).工人业余话剧与“进京”的文化政治——改革肇始之际的《于无声处》[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秦林芳(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艾青与延安后期文艺运动[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汪政(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一部年份小说的复调叙事——叶弥长篇小说《不老》三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关仁山(河北省作家协会).在《白洋淀上》创作中思考两大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张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论发展中的我国当代文学学科[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李浩(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理想之光,以及雄心勃勃的地域“史诗”——言说关仁山《白洋淀上》的某个角度[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反京味儿的古都记忆——宁肯的《城与年》[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思远,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城市记忆与收藏的诗意——读宁肯《城与年》系列小说断想[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詹福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文学的暖意跨越西东——淡巴菰散文评析[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迅(浙江财经大学中文系).论当代文学期刊组稿模式及其影响[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王雪(中国现代文学馆).不一样的革命“中年”:动员机制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再生产——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手稿考察及其他[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郭宝亮(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场感、反思性与新乡土写作——评关仁山《白洋淀上》[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地方性如何成就现代性——读乔叶《宝水》所思[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关注“在绝境中升华或跌落的人”——读姚鄂梅的长篇小说《十四天》[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3期
  • 杨联芬1,李双2(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当代非虚构写作的内涵及问题[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 赵天成(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文学史的导航系统——北京作家住址与当代文学关系刍议[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