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丽1,张春海1,2(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原教育:内涵、维度、功能定位[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王领妹1,孙正华2(西昌学院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学院;西昌学院彝语言文化学院).语文美育与彝汉双语预科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建设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取向[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李双龙1,何春玲2(喀什大学;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评估指标的构建及其分析架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李中良1,王孝龙2(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人工智能+教育”的困境根源及应对[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吕后彬(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20年来内地新疆高中班研究述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潘文浩1,何必凯1,欧继花2,赵守盈1(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民族预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对数字阅读动机的影响[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娄雨璠1,王瑜2(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基础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基本特征[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孙明霞(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预科资助机制对人才培养的推动效能[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梁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因素分析 ——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元认知的视角[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
苏德.主持人语[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