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苟斐斐(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十年:成就、挑战及展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之审视[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赵飞(内蒙古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尹科伟(内蒙古民族大学党政办公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江波1,2,3,程港3,杨美婷3(中央民族大学统战部;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二级学院实践研究 ——基于“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理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巩娟娟(青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推进青海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三维向度[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汪艳霞(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权变理论视域下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管理的改进路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钟俏(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张春海,祝玉云(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基于2011-2021年核心期刊的可视化分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孟立军(中南民族大学).差别化区域政策:推动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陈欣欣,秦佳庚(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地方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改革创新探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陈志其1,2,李中英1(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与实践进路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视角[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后慧宏,苏德(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放眼全球并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民族教育 ——“国际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教育”国际论坛综述[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刘世琦(西南大学教育学部).21世纪阿曼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初探[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孙刚成,宋晓鸽(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滑铁卢及维多利亚大学的合作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