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亚林1,2,许壮3,王雪颖2,高鹏博2,杨康1(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国氢中联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我国加氢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李夔宁1,2,王靖鸿1,2,谢翌3,刘彬1,2,刘江岩1,2,刘召婷1,2(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锂离子电池低温复合加热策略及优化[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廖世强1,张新燕1,2,刘莎莎1,张光昊1,黄利祥1,施锐1(新疆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储能电池一次调频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廖敏会1,2,杨大祥1,2,3,周洋1,2,万仁杰3,刘瑞平4,王强1,2,3(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玻璃纤维布基多层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其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成伟翔1,黄兴文1,李越珠1,胡俊祺1,廖松义2,闵永刚1,2,3(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慧迈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层状金属二硫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王俊1,2,张学全1,2,刘亚飞1,2,陈彦彬1,2(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娄永钢1,2,吴大勇1,蔡博然1,2,梁卫华1,杨璐烨1,2,何磊1,2,操建华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芳纶-固态离子导体复合隔膜的制备与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常洋珲,孙志高(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五烷微胶囊潜热型功能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张琦,王玉静,李银雷,刘重阳(郑州轻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种新型蓄冷储热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柴进,王军,倪奇强(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纳米颗粒协同肋片强化相变材料传热性能试验[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徐子杰,王燕(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多孔基无机复合相变材料的蓄热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吕艳宗1,韩冰1,王宏宇1,徐杨非2,张星2(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重庆中车四方所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空调的有轨电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控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李天逸1,焦映厚2(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黑龙江).电动客车用七氟丙烷灭火装置最佳热失控抑制参数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孙浩然1,2,李雅雯1,2,韩有军1,2,胡跃明1,2(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精密电子制造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高端芯片智能封测装备工程实验室).基于拓扑滤波与改进Canny算子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缺陷检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陈万利,张梅,冯涛(安徽理工大学).基于Douglas-Peucker融合闵式距离的锂电池健康因子提取及SOH预测[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黎冲1,王成辉1,王高1,鲁宗虎2,马成智2(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工业云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锂电池SOC估计的实现方法分析与性能对比[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龙立芬1,张西华1,姚沛帆1,李明杰2,王景伟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利用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邓巧,丘东元,顾文超,陈艳峰,张波(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超级电容器分数阶模型的分频段参数辨识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罗勇,周振雨,申付涛,黄欢,邱晓斌,翁勇永(重庆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考虑参数时变的电池包电热耦合建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段亚楠,胡锋,夏婷,李永治,赵鑫,蔡颖(内蒙古科技大学).非晶纳米晶PrMg12型合金微观结构及吸放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祁梦瑶,侯一晨,陈磊,杨立军(华北电力大学).新型径向流动全钒液流电池单元数值模拟[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丁显1,2,冯涛1,2,何广利3,胡婷3,刘延江1,2(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风电光伏波动性电源对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影响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尹建光1,崔相宇1,李方伟1,臧玉魏1,彭飞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青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自适应协同引导的电池组性能衰退参数辨识[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刘红梅(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池储能系统在节能型酒店中的应用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吕洲1,何波1,黄镇泽2,梁志勇2(广州港科大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基于LE-ELM的锂电池热过程时空建模方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方黎锋(浙江肯特催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脂肪族冠醚在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李洋(呼伦贝尔学院).大数据技术在新能源产业中的应用探索[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乔薇(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酒店管理教研室).基于政府经济模型对新能源行业运行模式的管理规划[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杨艳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储能行业影响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
袁野(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清洁能源在北京冬奥会绿色运动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