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伟帅1,2,王浩冰1,2,陶金1,高丹1,吕金光1,秦余欣1,郭广通1,2,李香兰1,2,王强1,张军3,梁静秋1,王惟彪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广州市可见光通信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高效率蓝光硅光探测器外延结构及特性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查正桃1,2,张谦述2(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西华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液晶光波导的电控偏振旋转器[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李禹希1,张刘1,陈思桐1,孙丽涵1,赵寰宇1,张柯2(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苏州吉天星舟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自抗扰算法的光电跟踪伺服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杨东方,陆子凤,刘 华,单桂晔(先进光电子功能材料研究中心,紫外光发射材料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师范大学).数字微镜器件光刻和电沉积结合制备金微阵列电极的结构优化与性能检测[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张健1,王健飞2,方新3,宋来运1,刘少明1,王雪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空军装备部驻长春地区军事代表室;空军参谋部).航空遥感器平面反射镜系统装调方法[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马岩1,张帅1,刘元1,马驰2(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天基定量实测数据的月球长波红外辐射特性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张向辉1,于化东1,2,许金凯1,于占江1,李一全1,于浩洋1(长春理工大学跨尺度微纳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微细正交切削过程原位观测中位移补偿方法[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李桐1,2,王楠1,3,祝万钱1,3,任祖洋3,金利民1,3,薛松1,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变截面压弯椭球柱面反射镜优化设计[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王予晓1,2,朱凌妮1,仲莉1,3,孔金霞1,刘素平1,马骁宇1,3(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Si 杂质扩散诱导InGaAs/GaAs(P)量子阱混杂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黄本立(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黄本立院士访谈录[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王家骐1,曹健林2(《中国光学》;《中国光学》编委会).《中国光学》约稿信[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中国光学》编委会).《院士访谈》专栏介绍[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3期
  • 梁子健,杨甬英,赵宏洋,刘圣安(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与最新应用[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潘国涛1,闫钰锋1,于信1,张雷2,孙阔1,白素平1,孙宏申3(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3867部队;吉林江机特种工业有限公司八分厂).矩形大口径激光光束质量评价光学系统设计[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赵鹏鹏1,李庶中1,李迅1,罗军1,常凯2(海军研究院;北方电子设备研究所).融合视觉显著性和局部熵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王佳敏1,2,季艳慧1,2,梁志勇3,陈飞1,郑长彬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32 nm皮秒脉冲激光对单晶硅的损伤特性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任明阳1,王立忠1,2,付白强2,陈仁虹1,邬宏1,王岩鹏3(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器信息融合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高温数字图像相关法变形测量中玻璃介质误差校正[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嵇晓强,刘振瑶,李炳霖,饶治,李贵文,粟立威(长春理工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面部视频非接触式生理参数感知[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孙艺洋,许金凯,于占江,张向辉,程亚亚,于化东(长春理工大学跨尺度微纳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细铣刀位姿同轴全息重建方法[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何大华,李阳阳,周少杰(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水下光场的迭代求解[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封覃银1,裘国华1,严德贤1,李吉宁2,李向军1(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省电磁波信息技术与计量检测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基于二氧化钒宽、窄带可切换的双功能超材料吸收器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姚雪峰1,高毅2,龙兵3,于晨阳4,李文昊1,于宏柱1,张靖1,5,李晓天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痕迹检验鉴定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刑事检验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警察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字微镜器件(DMD)杂散光特性测试方法及装置[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程科,朱博源,舒凌云,廖赛,梁梦婷(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部分相干啁啾光学相干涡旋晶格在生物组织湍流中的平均光强与光谱位移[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车东博1,2,王挺峰1,张绍1,2,韩越1,2,李远洋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多点协同动态散斑的统计特性[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黄海碧1,刘文杰1,孙粤辉1,王安帮1,2,秦玉文1,2,王云才1(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超噪比宽带毫米波噪声信号光子学产生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 吴哲1,2,陆冬筱1,2,李金华1,2(长春理工大学;纳米光子学与生物光子学吉林省重点实验室).金纳米星诊疗剂的光热特性及其在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光学(中英文),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