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玉成1,2,秋仁东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木质锚杆加固土遗址边坡的稳定性分析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谭凡1,2,饶锡保1,2,黄斌1,2,王占彬1,2,徐言勇1,2(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试验室).饱和尾矿粉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陈文凯1,孙艳萍1,周中红1,何少林1,韩晓明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应急专题图的设计与实现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汤爱平1,2,3,王连发1,3,武百超1,4,麦克·诺金5(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伦斯勒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考虑土结相互作用的逆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性能离心机试验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刘启旺1,2,杨玉生1,2,刘小生1,2,赵剑明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水工程建设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标贯击数液化判别方法的比较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丁智1,张涛2,魏新江1,张孟雅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地铁列车循环荷载试验论证研究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付晓,范刚,刘飞成,张建经(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组合支护结构作用下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加速度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包超1,杜永峰1,2,刘勇1,徐天妮1,王国福1(兰州理工大学防震减灾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结构抗震鲁棒性分析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周江林,尤惠川,唐方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家口—宣化盆地断裂特征与活动性研究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葛伟鹏1,2,袁道阳1,邵延秀1,2,陈继锋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地壳形变、构造地貌与孕震构造模型研究——以2008年与2014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陈永新1,迟明杰1,2,李小军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观测与地球物理成像重点实验室).地表岩土层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分析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刘潇1,张学1,赵俭斌1,侯世伟1,郝哲2(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单、双向振动条件下饱和粉砂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刘熙媛1,2,毛清志1,付士峰3,胡世飞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北省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CFG桩基坑内施工对基坑周围环境稳定性的影响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陶连金1,李积栋1,2,吴秉林1,安军海1,郭飞1(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总公司技术中心).竖向地震动对大跨度高断面Y形柱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分析研究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魏纲1,李钢2,蒋吉清1,魏新江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工程分院;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Winkler弹性地基板梁的自由振动分析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马武刚,吴艳霞,胡国庆(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VP型宽频带潮汐观测仪的研制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朱爽,周伟(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后区域地壳形变分析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李秋红1,辛长江1,许康生1,舒雷2,高慧慧3(甘肃省地震局;内蒙古地震局呼和浩特地震台;青海省地震局都兰地震台).差分GPS在中国地磁监测网地理方位角测量中的应用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荆旭(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基于设定地震确定非基岩场地弹塑性验算输入地震动探讨[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罗爱忠1,2,邵生俊2,方娟1,陈昌禄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黄土湿载结构性模型在黄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的应用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孙宏志,李秀丽,雷晨,卢山,赵龙梅,孙恺微,高业欣(辽宁省地震局).测震台站智能隔离防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杨昕光1,2,迟世春3,饶锡保1,张伟1,潘家军1,周欣华1,徐晗1(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的上限有限元法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王建华1,2,山川龙1,2(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沿深度强度增加软土中吸力锚循环承载力模型试验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罗翔飞,秦建增,李真,谢汝一,冯建林(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华北中部地区重力场时空动态演化特征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梅卫萍1,2,李清河2,张元生3,金淑梅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苏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由地壳速度结构判断郯庐断裂带江苏段未来大震位置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常冬梅1,刘雪峰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高速切削与精密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黏弹性介质中瑞利波频散曲线和衰减系数曲线的反演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潘洪科1,王国波2,王亚西2(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道路桥梁与结构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土性参数纵向不均匀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影响的初步分析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何颖1,2,梁建文1,3(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天津城建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市土木工程结构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地下透镜体断面形状随机性对地表动力响应极值的影响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
张继强1,2,冯瑞成3,汤爱平1,2(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交路桥技术有限公司).移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反应数值模拟①[J].地震工程学报,2015,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