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磊1,2,张朋涛1,2,苏维刚1,2,李霞1,2,赵玉红1,2,冯丽丽1,2(青海格尔木青藏高原内部地球动力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海省地震局).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7.4地震前共和水温异常分析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田文通1,2,董建华1,杨博2,赵律华2(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漾濞6.4级地震强地面运动三要素基本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王淑艳1,田辉1,马克祥1,于晨2,马未宇2,余怀忠2(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青海玛多MS7.4地震前LURR与OLR短临异常关联性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史宝东1,2,梁庆国1,2,3,赵涛1,2,王文卓1,2(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甘肃省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兰州交通大学)).场地黄土扰动前后的湿陷性与其物性指标的关系[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潘章容1,李同林2,崔建文3,田秀丰1,石文兵1,张卫东1,袁洁1(甘肃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6.4及相关地震强震动记录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刘伟1,谌文武2,杨芳1(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地震长期效应对黄土力学性质的影响[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陈晓龙1,蒲举1,尹欣欣1,陈继锋2,3(甘肃省地震局;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玛曲MS4.4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其构造意义探讨[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耿佳弟1,2,陈五一2,赵艳华3(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基于GIS技术的震后泥石流灾害损失耦合预测方法[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4期
  • 宋永山1,2,高盟1,2,彭晓东1,2,徐晓1,2(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桩承式高速铁路路基的地震反应特性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李悦1,纪梦为1,李冲2(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环境温度对板式橡胶支座摩擦滑移性能的影响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丑亚玲,刘文高,乔雄,倪伟淋(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交通振动环境下建筑结构损伤机理及减振隔振的研究现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耿雅洁,林耕,王滢(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避难空间适灾规划研究 ——以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吴东霖1,葛伟鹏1,2,魏聪敏1,张波1,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黄河流域刘家峡—兰州段滑坡灾害的InSAR识别及成因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戴盈磊1,万永革2,梁永朵3,王承伟1,惠杨1(辽宁省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对辽宁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李军辉1,2,姜楚峰3,冯志生4,何康1,郑海刚1(安徽省地震局;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省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及机理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罗靓1,2,程博汉2,吕辉1,2(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省智慧建筑工程研究中心).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拟动力有限元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王宇亮1,2,3,崔洪军1,张玉敏2,3,庞豹2,3,李祥2,3,何斌2,3,曹业启2,3(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采用软钢阻尼器连接的L形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翁骋1,2,戴苗1,2,王弘宇1,2,王秋良1(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重庆武隆M5.0地震前地磁异常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陈晓龙1,陈继锋2,蒲举1,王祖东1(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岩土地震研究所).兰州市红古区非天然地震记录特征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姜佳佳1,冯建刚1,2(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前应力状态及b值异常特征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赵凌云1,2,3,4,莘海亮5,董彦君1,2,3,4,何凯1,2,3,丁文秀1,2,3,申学林1,2,3,魏贵春1,2,3(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地震监测重点站 河北省地震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物探中心).2014年三峡秭归M4.5、M4.7震群序列定位及震源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路茜1,张铁宝1,崔静2,杨星1(四川省地震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强震前川滇块体遥感红外辐射异常分析 ——以宁蒗M5.7地震和鲁甸M6.5地震为例[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谢兴隆,马雪梅,陈军,高幼龙,王高峰,程正璞(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白龙江流域隐伏活断层的电性特征研究及分类[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胡雨菡1,包腾飞1,2,3,朱征1,龚健1(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桩基对进水塔塔基动力稳定性影响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焦浩鑫1,2,丁肇伟1,2,陈龙珠1,2(上海市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运维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土木系).基于复阻尼模型水平剪切型结构的时域解析算法[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 文亚猛1,袁道阳2,张波1,3,冯建刚4(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省地震局).青藏高原东北隅弧形构造区现代中小地震密集区与历史强震的关系探讨[J].地震工程学报,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