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谯小兵,黎忠文,张志强(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互联网+”学习环境下教师信息角色的嬗变 *——从“看门人”到“守望者”[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陈耀华(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优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陈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移动终端下在线教育平台支撑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林铭,朱艺华,卢美杏(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微信公众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唐松林,冯誉萱(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伦理:从他者型塑转向自由审美[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杨鑫1,解月光1,赵可云2(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研员信息化教研素养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童莉莉1,王艺婷2(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内驱力提升导向下的在线课程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娄晓敏(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我国教育大数据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架构初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张学军,党文晶(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互联网+”时代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统一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观[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高思1,赵云建2(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创新创业教育与未来教育——访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技术专家赵勇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黄龙翔,胡月宝(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社交媒体在语境化二语学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8期
  • 刘军(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智慧课堂:“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课堂发展新路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的兴起、挑战及发展趋势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学校结构性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杨维1,费瑞伟2(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基于中小学课程整合的创客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李洪修,李哨兵(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深度学习下翻转课堂的实施路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周东岱,匡哲君,于颖,唐烨伟(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基于新标准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张屹1,陈珍1,白清玉1,李晓艳2,朱映辉2,陈蓓蕾1,熊曳2(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基于移动终端的PBL教学对小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小学科学课程“地球的运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范新民1,曾海军2(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基于移动学习的翻转课堂培训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牟智佳1,武法提2(江南大学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学习结果预测研究的内容解析与设计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刘智,王亚妮,郑年亨,刘三■,孙建文,杨重阳(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校SPOC环境下学习者行为序列的差异性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陈玲,余胜泉,杨丹(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个性化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的新探索——“双师服务”实施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彭红超1,陈林林2,庞浩3,祝智庭4(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创造取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样式:理论与实践的桥梁[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王继新,陈文竹,万冰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互联网+”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模式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薛胜兰(韩山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基于智能手机教学互动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李葆萍1,2,陈晨2,万海鹏2(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未来教室环境中学生核心技能评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高向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日本终身学习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单永刚1,张吉先2,尹学松2,虞江锋2,陈东毅2(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基于元模型的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尚云鹤(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慕课资源的运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李金林(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移动学习发展及其绩效评价设计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 李贺(中央电化教育馆).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