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范乐乐,郭妍,赵雪,孙漫红,李世东(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淡紫紫孢菌微菌核发酵滤液生防活性及代谢组学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袁梦蕾1,范乐乐1,赵雪1,钟增明2,孙漫红1,李世东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启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淡紫紫孢菌微菌核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及土壤环境对其定殖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黄鑫1,郑丽宁1,顾学虎1,许煊炜2,张浩1,王迎春3(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农村部人参鹿茸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生防菌D25与嘧环·咯菌腈复配对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增效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刘琴1,2;李传明1,2;韩光杰1;徐彬1;黄立鑫1;陆玉荣1;夏杨1;徐健1(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业微生物扬州观测实验站;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亚致死作用对宿主生长、繁殖和生理生化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董朝霞1,刘灵锐2,俞雯雯3,陈勇2(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烟草韶关市有限公司乳源县分公司).嘴突凸脐蠕孢菌Y9511油剂剂型研究[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白嘉伟1,王雪菲1,张杰1,朱会营2,魏步飞1,任海潮1,李会平1,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省城市森林健康技术创新中心;天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管氏肿腿蜂对双条杉天牛的寄生行为及防治潜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王嘉豪,洪雨欣,李聪聪,吴波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高温低氧对菌核存活率和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高萍,王岩松,郭龙秀,李保平(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捕食扶桑绵粉蚧的异色瓢虫肠道菌群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张质斌,呼倩,杜相革(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苦参碱和蛇床子素复配对草莓二斑叶螨杀螨活性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杨柳1,周清华1,王东歧1,郭荣君2,付宏阳1,张文秀1,葛蓓孛2,李世东2(十堰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熏蒸与水肥菌/药一体化技术联用防控设施番茄病害[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李春春,苟玉萍,张克信,张强艳,刘长仲(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昆虫几丁质酶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4期
  • 何亚文1,李广悦2,谭红3,康前进1,葛蓓孛2,赵杨扬4,张克诚2,蒋细良2,刘凤权4,李亚宁5,张红艳6,白林泉1,向文胜2,邱德文2,杨自文7,邓子新1(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代谢与发育科学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乐生物农药与生物肥料联合研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我国生防微生物代谢产物研发应用进展与展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孟素玲,田彦梅,顾欣,孙小涵,王新谱(宁夏大学农学院).木霉的协同防病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宋新娜1,2,3,梅凤珍1,李香风4,朱英波1,史凤玉1,2,刘建斌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省作物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北省邯郸市园林局).草莓枯萎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张震,邱海萍,柴荣耀,郝中娜,王教瑜,王艳丽,孙国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国家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试验站).一株小麦赤霉病生防菌的鉴定及其生防机制初探[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高沥文,陈世国,张裕,强胜(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于RNA干扰的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解子仪,逯佩玉,宁安琪,刘芯莹,王俊龙,张继,梁俊玉(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两种亚菊属植物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触杀活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关朝阳,周国英,李聪,刘君昂(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方人工林病虫害防控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森林有害生物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经济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球孢白僵菌与苦参碱混用对双线卷裙夜蛾的协同增效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郑雅楠1,王珏1,王伟韬1,李洋1,范立淳1,时勇1,张彦龙2(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花绒寄甲松褐天牛生物型对云杉花墨天牛的寄生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丛胜波1,许冬1,杨妮娜1,王玲1,王金涛1,刘卫国2,杨甜甜1,万鹏1(农业农村部华中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防控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植保总站).黄秋葵田主要害虫、天敌种群动态及时间生态位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姚雪1,刘臣2,段云鹏1,魏纪珍1,梁革梅2(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斜纹夜蛾取食Cry1Ca蛋白后中肠组织病理变化[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郝昕,邓振,陈洁,刁健,李洋,王欣然,马玲(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松材线虫热激蛋白家族成员结构与功能分析[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余振怀,肖婕妤,邓秋林,文秋姝,巫蔚,郑滔,张亚琴,刘江,陈兴福(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泽泻白斑病防治药剂筛选及药材安全风险评价[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黄承志1,2,陈玲玲1,2,修宝林2,孙笠维1,2,高晶2,王朝红2,叶凤娴2,MUBASHER Hussain2,申宝营1,邱栋梁1,毛润乾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矿物油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年橘为载体的柑橘木虱优势寄生蜂亮腹釉小蜂规模化生产技术[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汤宝1,2,王金子1,3,赵延存1,2,刘凤权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江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真菌物质HSAF发酵全合成培养基的筛选[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吕亚茹,严俊鑫,王菲,谭怡,蔺吉祥(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茉莉酸介导的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蒲丹丹1,李艳2,赵丽红2,张亚林2,魏锋2,冯鸿杰2,朱荷琴2,顾爱星1,彭军1,2,冯自力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青霉CEF-818固体发酵工艺优化[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曹伟平1,甄伟2,陈丹1,丰硕1,宋健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长调节剂对球孢白僵菌产孢和分生孢子性能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赖宝春1,戴瑞卿1,吴振强1,姚锦爱2,曾天宝1,王家瑞1(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链霉菌XG40的鉴定及其对琯溪蜜柚黑斑病的防效[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 陈逢玲,于航,常丽娜,孙卓,林红梅,杨利民(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省部共建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防风立枯病病原菌根际拮抗细菌筛选与鉴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