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善才(中共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明遗民方中通再造复楼之深刻寓意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廖同真(井冈山大学井冈山研究中心;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齐物论》罔两问景寓言“影不知答”“蛇蝮蜩翼”辨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志文(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院).主体性教育视角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内在逻辑[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礼权(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政治修辞与引用文本建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黄漫远(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传统书院落幕前夜的微观体验 ——以书院生徒教育记忆为中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柳蓓(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认识立场标记“应该说”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及演变[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准(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北战争后美国南部的金融困境与三农困局[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云(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史”教育视域下三线建设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价值与路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方明宝,程志宏(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知识选择的合法性批判[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姜克滨1,张兰兰2(枣庄学院a.文学院;b.数学与统计学院).论钱谦益歌行体创作艺术风格[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昉(安徽大学哲学学院).朱光潜与克罗齐思维特点比较 ——基于“艺术即直觉”的讨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郝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世纪20年代北大史学社会科学化改革渊源与终结新探[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许永宁,宋敏(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顾城如何进入《今天》[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吴忠霞(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专业知识及其优化[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灿1,孙雯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扬州大学文学院).梁小斌诗歌创作与传播场域的多元共生[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周忠浩(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开放大学外国语学院).言语、言语活动与文学翻译研究的新路径 ——一个现象学的视角[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谢昭新(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韦丛芜与丁玲的交往和友情 ——以韦丛芜致丁玲的两封信为中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