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鑫(西南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文本理解的情感逻辑和育人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曹劲松1,徐梦洁2(南京市社会科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生文化艺术指导委员会).长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与势[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周露平(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哲学研究院).青年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的理论逻辑及其理论贡献[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孙悦1,2,于潇1(吉林大学东北亚学院;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中国婚姻匹配对教育回报率的影响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李健(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三曹”诗学的理论构成及其精神传承[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吕璟,潘知常(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跨文化传播中的“身体在场”:中国形象的场域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韦施伊(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身体美学研究中心).自动机制与媒介重组的主体[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8期
  • 胡钰1,朱戈奇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网络游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余晖(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家长专业化进程中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误区及其澄清[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方维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内涵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郭红伟1,金俭2(南京大学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法学院).遗嘱方式设立居住权的法律适用冲突及消解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孙玮(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城市的媒介性——兼论数字时代的媒介观[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公丕祥(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新时代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原创性思想[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徐强1,单明娟2(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暨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我的“他者”与他者的“我”:数字主体的建构和确认[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千慧雄1,安同良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金融深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易承志(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人民城市的治理逻辑——基于价值、制度与工具的嵌入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杨渊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民生:后发展国家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资源——中国经验与世界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宋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哲学范式与理论旨趣[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翁再红(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论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文学经典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李润洲(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知识素养化的内在机制和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李畅(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江经济带文化资源分布态势及归因——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于天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资本增殖的权力增殖——资本主义社会主体自我实现的“隐形屏障”[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李圆,荆学民(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论以个体为主体的微观政治传播中的情感[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唐亚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 杨帆(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平台信用治理:信用分规则的利益失衡及其破解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