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文茜1,朱晓宁1,王力1,迟美燕1,闫伟2(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基于析取图的铁水联运港口设备协同调度方法[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熊嘉铭1,徐钊1,鲁小兵2,刘志刚1,宋洋3(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挪威科技大学结构工程系).曲线区段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建模及动态性能分析[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单奕嘉1,2,聂磊1,乐逸祥1,徐瑞华2,王鹏玲2(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同济大学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周期模式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优化模型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张戎令1,2,王起才1,2,杨斌3,龙朝飞1(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铁路建设集团管理有限公司).高寒冻土区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及微观机理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吕安琪,李翠然,谢健骊,张泽鹏(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太阳能补给的线性WSN路由算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王鑫1,贡照华2,丁宇1,冀磊1,赵静存1,吴琛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高铁维修段).反射隔热材料对纵连无砟轨道温度和力学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彭宇豪1,2,圣小珍1,张皓迪2,岳松涛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板式轨道和大地的振动预测及对连续轨道板模型的讨论[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王启云1,2,肖南雄1,张丙强1,2,项玉龙1,魏心星1(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考虑颗粒破碎效应的粗粒土填料累积变形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贾能1,2,3,钱会2,柴少波1,高志华1,刘钦1,张旭东1(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基础建设部).铁路排水系统结晶水化学成因及土工影响[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王超1,朱涛1,肖守讷1,阳光武1,杨冰1,丛盛国2(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大连研发中心).基于分离体子模型的重载货车钩舌三维裂纹扩展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苏鹏飞1,谭丽1,温润2(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速铁路轮轨电弧烧损绝缘节的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何浩洋1,夏荣斌2(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常州研究院).基于双因子抗差估计的SINS/BDS有轨电车组合导航算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8期
  • 刘俊博1,杜馨瑜1,王胜春1,顾子晨2,王凡1,戴鹏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北京铁科英迈技术有限公司).基于少样本学习的钢轨表面缺陷检测方法[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胡心磊,史峰,秦进(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面向票价票额综合优化的高速铁路客票分类定价策略[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夏阳1,王怀相1,周茵1,安仲文2,魏玉光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及经济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部;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基于价格-时空网络的高速铁路票价优化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罗群1,梅桂明1,赵晨2,王江文1,邱江洋3,韩宝峰4(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研究所重庆研发中心;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接触网找形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常建梅1,李晓慧1,张伏光1,梁世川2,冯怀平1(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通昊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基于大型动三轴试验和图形分析法的有砟道床劣化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高建敏1,金忠凯1,2(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砂浆层离缝损伤识别[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陈永,卢晨涛,王镇(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红外弱光环境下多尺度密集注意力铁路异物检测[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上官伟1,2,3,陈晶晶1,谢朝曦4,姜维1,2,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电磁兼容与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IMU误差补偿的磁力计增强型组合定位方法[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张亚东1,袁榆淞1,饶畅2,郭进1(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列控车载设备现场测试案例执行距离估算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李锦华,张焕涛,陈水生,刘全民(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基于移动荷载傅里叶谱的桥梁共振频域分析[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张宇1,郑凯锋2,衡俊霖2,冯霄暘2,王亚伟2(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耐候钢和高性能钢焊接接头腐蚀疲劳性能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赵虎1,孙立2,李秋义2,朱彬2,张志远3,刘文3(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站处;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高速铁路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植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冯青松1,廖宝亮1,郭文杰1,杨舟1,付景文1,陆建飞2(华东交通大学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基于能量泛函变分原理的无砟轨道垂向振动带隙分析[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杨勇1,田秀淑2,赵维刚1,杨怀志3(石家庄铁道大学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基于SST的无砟轨道离缝缺陷识别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李骏鹏1,2,周宇1,2,梁旭3,王钲1,2,卢哲超1,2,程中宁1,2(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钢轨轨顶弯钩形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空间扩展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杨志浩1,2,3,岳祖润1,2,叶朝良1,胡田飞1,2,介少龙2(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演变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重载铁路基床污染级配碎石临界动应力及动强度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 刘先峰1,2,3,阳剑1,2,张炎飞1,2,袁胜洋1,2,高泽飞1,2,陈伟志4(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疆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伊高铁地基土变异性分析与概率分布研究[J].铁道学报,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