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吕志祥1,2,赵天玮1(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祁连山国家公园多元共治体系建构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3期
  • 张俊英(青海民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3期
  • 朱兴国1,郭本禹2(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矛盾变迁:社会治疗与社会心理服务[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3期
  • 田建荣1,司建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诠释学理路 ——来自汉斯-乔治·伽达默尔的分析视角[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3期
  • 吉乎林(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过渡与重生:青海海西蒙古族丧葬文化刍议[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3期
  • 兰才让,刘旭东(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世班禅爱国思想的精神内核[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3期
  • 张生寅(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青海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部精品力作——《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1993-2010)》评价[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3期
  • 商希雪(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生物识别信息公共与商业使用的制度定位与规范构建 ——兼论对人格权保护模式的反思[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赵艳(青海民族大学).从“乡土中国”到“后乡土中国”: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资源价值[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何志鹏,王菲(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吉林大学法学院).以人权为基础的气候变化诉讼探究[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严勇,才吉卓玛(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中国国家公园公益性保障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张红1,邱恬2,吕荤全1(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研究 ——以赣南采茶戏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丁姿1,王喆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生态安全观视域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安建增(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江苏基层组织建设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主观有限理性何以影响社区治理创新 ——“三社联动”机制建设的内在尺度[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詹小美1,2,刘棁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探赜[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匡亚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思维-技术-规则”框架下超越数字政府技术治理路径依赖的优化方略[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杨玢(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大学民族地域文化研究中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面向[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李世铭1,2,张再生3(天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神山圣湖间的文化记忆 ——仪式空间对社区参与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王建华,王缘(江南大学商学院).消费者信任的维度结构与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研究 ——基于情境因素的多群组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蒋凡1,2,秦涛1,田治威1(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银行”交易机制实现三江源水生态产品价值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付文军(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重底蕴[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袁劲(武汉大学文学院).“范式”视角下的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简基松1,车京花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硕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论国籍不可剥夺的依据与剥夺国籍的权力底线[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张琪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研究进展及走向 ——基于2013—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可视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雷欣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从理论到经验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审美意识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胡芳(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文化认同视域下青海三大民俗文化圈的交融与共享[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潘明霞(南京审计大学外国语学院).古希腊与中国先秦历史散文特征考察[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张文宣(南开大学;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桂林旅游学院商学院).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现实状况、内在逻辑与前景展望[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 鄂崇荣1,毕艳君2(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宗教研究所;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探索与时代创新[J].青海社会科学,2021,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