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征稿启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9期
-
代欣玲1,彭小兵1,程鹏2(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成进路下人工智能的道德主体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崔天(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治理中的技治主义:现实困境、逻辑转换与重塑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杨怀中,张华清(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合创新的文化之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安维复,张萍萍(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献(学)视域中的西方科学思想:基于学术史的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李靖新弘(明斯特大学哲学系).马克思自然科学研究的历程与特点——以MEGA~2新材料为中心的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李德新,刘文冉(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非因果解释:超越因果关系的科学解释[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刘鸿宇(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知统一理论视角下人工智能社会情感进路设计——基于萨姆索诺维奇的eBICA模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邓荣秀(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非洲技术史研究的多重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张寒1,李正风2,高璐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超越科学共同体: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形成何以可能[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彭红燕1,朱鑫卓1,郑念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中国科普研究所).双三螺旋模型中公众参与科学的机制及角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任安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环境保护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风险治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刘红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促进人的发展抑或加快人的“新异化”?——脑机融合技术的应用伦理争论及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周文杰,唐国尧(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多样性中的统一:神经科学方法论下的审美体验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郭琰(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未来人伦理学的理论挑战及其回应——以伤害观为中心的考察[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王圣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知识、权力与身份:“科玄论战”中的反迷信历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韩东奥,张志林(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方法论整体主义的不同解释旨趣论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李永军,胡志强(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理想化与科学理解的准事实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孙波(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晚明文化变局下的中国传统科技走向[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易显飞(长沙理工大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从“迷思”走向“清醒”——《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文库》出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崔树芝(贵州省委党校).王鸿生与自然辩证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邵琴(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及其文明观探析——一种人类学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自然辩证法研究》征稿启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8期
-
张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交机器人塑造人机协作的社会参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7期
-
王高峰,张志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系).算法伦理视域下的脑机接口伦理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7期
-
解学芳,高嘉琪(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智能+”时代AI文化科技伦理反思:创新边界与伦理准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7期
-
邵嘉诚,郭贵春(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多尺度模拟的方法论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7期
-
赵伟(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机器问题与人工智能道德承受性的规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7期
-
陈红兵,单煜夏(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模拟与数字互动下的逻辑突破——马恩霍尔茨创造观解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