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书虹,孔营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区域旅游经济与空气质量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8期
-
冯雨1,王建明2(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多元监管工具如何促进制造企业绿色生产行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8期
-
张雄1,毛星月1,柯珂1,黄珂2(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的土地资源碳储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8期
-
王喆,余紫菱,马莉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推动城市低碳发展了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8期
-
许恒周,刘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土地规制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基于中国280个地级市的经验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8期
-
刘阳1,张桂涛2,王志远2,张晓春2(齐鲁工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青岛大学商学院).废旧共享单车回收策略的四方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8期
-
要蓉蓉1,郑石明2,3,邹克4(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暨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政策工具何以缓解环境不平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8期
-
任英华,刘宇钊,胡宗义,李海彤(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大数据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曹翔,苏馨儿(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碳中和技术创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韩康宁,冷罗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论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重大风险”的司法认定[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党海卿1,沈坤荣1,师博2(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驱动、知识产权保护与空气质量提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孔令章1,2,李金叶1,2(新疆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减排”与“增效”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袁家海,王媛,杨晓文,张健(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双碳”目标下省级煤电退出的就业影响与脆弱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袁歌骋,李娟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与溢出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柯兵,孙新章(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城市层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王光耀,陈亚宁,张正勇(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理学院).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生态空间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郭庆宾,熊婉淑(海南大学经济学院).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福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释义与路径探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宋鹏,陈光明,尹梦蕾,黄婉婷(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补贴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减排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程开明,洪真奕(浙江工商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统计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就业密度与生产性空气污染排放 ——双重倒“U”型关系的解析与检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王琦,刘子刚,周隽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李强,唐幼明(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与工业污染排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吴帅帅(东南大学法学院).环境刑事司法视域下生态修复制度的建构与运行[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宋跃刚,郝夏珍(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技术创新与企业排污强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闫里鹏,牟俊霖(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低碳城市试点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机制及其异质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7期
-
王帅龙(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字经济之于城市碳排放:“加速器”抑或“减速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任嘉敏1,郭付友2,赵宏波3,郑陈柔雨4,5,程钰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绩效评价及时空异质性特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张英楠1,尹彦舒1,张康洁2,尹昌斌1,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促进小麦种植户绿色生产转型?——基于河南、山东、山西的农户调查证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张延龙1,王明哲2,魏后凯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定量测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
张康洁1,于法稳1,2,李福夺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村信息化、农业产业化与乡村生态化耦合协调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3,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