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广泽1,沈欣悦2,李建梅2,刘梅2,戴亚斌2,许小琴1(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江苏某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及其与耐药基因相关性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施佳男,许佳玉,薛岩伟,黄佳瑜,周春华(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柿果皮类胡萝卜素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功能测定[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范亚娟,袁宸,马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沙门菌噬菌体混合制剂研制及体外杀菌效果评价[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毛婷婷,褚梦颖,张辉红,夏宏军(扬州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重点实验室).黄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快速制备及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晶,张梓妍,李宁,邱家静,林令尚,韦存虚,张龙(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一个水稻丙氨酸转氨酶新等位基因突变体的鉴定和籽粒特性[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部,潘立旭,杨勇,朱霁晖,陈飞,李钱峰,刘巧泉,张昌泉(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直链淀粉含量水稻品种间淀粉消化特性的差异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周怡1,张孝然1,陈宸1,黄奔立1,魏利辉2,陈夕军1(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3种生物源物质对莴苣的促生和防病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许超1,郜重丞1,毕祯彬1,吴圣龙1,2,包文斌1,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创新团队).CRISPR/Cas9介导TLR5敲除猪肺泡巨噬细胞系建立及对革兰阴性菌黏附能力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敏,朱荣荣,陈芷杞,张启帆,王嘉,沈南星,陈敏(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口红树根际土壤真菌分离与抗菌活性筛选[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陈绪靖1,吉紫荆1,赵宗仪1,豆春峰1,柴文娴2,陈世豪1,耿拓宇1,胡序明1,崔恒宓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表观遗传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常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ALV-J下调鸡MARCO转录水平拮抗宿主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郭月峰1,卜繁靖1,祁伟1,2,王鑫1,徐雅洁1,刘璐1(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内蒙古砒砂岩区沙棘生理特征对平茬的响应[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林晓1,薛颖1,刘龙1,樊艳凤2,高玉时2,赵德标3,Clinton Michael3,龚道清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鸡W染色体基因GPBP1在胚胎组织中的表达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金晶,周芳超,张毅,郁多男(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省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假基因RPL34-PS1促进B细胞淋巴瘤生长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欣,华婧,刘金晶,杨哲,郭俊荣,戴华,张艳青(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省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uc.12+A在B细胞淋巴瘤中的功能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成赛鹏,牟春晓,陈振海(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高校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猪源PIV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冬琨,杨荣,陈煜露,高蔚筠,石雨若,宁晓敏,刘梦如,尹辉,丁越,田芳,钱莉(扬州大学医学院).STAT信号通路对小鼠脾脏MDSC极化状态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2期
  • 薛金元,朱紫娟,赵佳秀,谢涛,钱晓晴,王娟娟(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氮肥施用对水稻土氮素赋存形态和硝化作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姚义1,唐建鹏1,陈京都1,谢成林1,张明伟1,陆佩玲1,闵思桂2(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邮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稻虾共作与栽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胡玉玲,姜佳艳,王祖华,杨慧琴,杨小菊,杨胜优(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不同施肥技术对油茶树体和春梢生长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张明伟1,2,王梦尧1,马泉1,丁锦峰1,朱敏1,李春燕1,朱新开1,封超年1,郭文善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研究中心/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密度对稻茬晚播小麦15N积累、分配与利用特征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杨霞1,2,潘吉脉1,2,张飘1,2,胡安东1,2,张扬子1,2,程振涛1,2,3,姜海波1,2,3,文明1,2,3(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大学动物疫病研究所;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鲤源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陈霞1,陆丹丹1,王鹏1,肖潇1,王娜2,顾瑞霞1(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黄山学院旅游学院).菊粉和贮藏温度对益生菌慕斯品质及风味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闫立地,翟祖欢,刘畅,赵雪娇,梁睿,李英琦(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四磨汤联合金双歧对食积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龙1,王佳佳1,高峰2,傅民杰1(延边大学农学院;松原市气象局).冻融循环对4种温带森林土壤氮转化酶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吴挺1,陈绪靖1,陈世豪1,胡序明1,崔恒宓1,2,3(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表观遗传学及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高校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DNA甲基化抑制剂DAC处理对鸡Wnt10a基因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唐修君,贾晓旭,樊艳凤,葛庆联,唐梦君,周倩,陆俊贤,韩威,高玉时(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家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基于mtDNA控制区2个地方鸡品种遗传多样性及起源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马武生1,2,李霖1,程爱民1,刘俊1,蒋建国1,薛巧云3,邓斌1(扬州市职业大学生物与化工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高邮巧妹子科技养殖园).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铜、锌污染的钝化及其作物积累阻控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徐亚平1,2,韦佩佩1,柴智3,黄午阳3,申丽1,2(扬州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蓝莓浊汁饮料配方优化及其稳定性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李梦影,孙晓利,王宇航,杨洁,郑文浩,何香玲,季诗雨,焦红梅,郭停停,李国才(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省非编码RNA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鲍曼不动杆菌CRISPR相关蛋白Csy1对耐药性和毒力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 杨洁1,王雯雯2,张晨1,邓子靖1,周玮3,沈维干4,张育1,4(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PMPs通过CXCR2/Erk/NF-κB通路影响RA-FLS中RANKL和OPG表达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