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泽军1,褚昕宇2(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贝叶斯决策理论对复杂运动决策中运动预期的启发*——以网球和足球为例[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张雯1,胡娜2,丁雪辰1,3,李俊一4(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拒绝敏感性与边缘型人格特征的关联:一项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曾宪卿,许冰,孙博,叶健彤,傅世敏(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脑与认知科学中心).EMMN受偏差-标准刺激对类型和情绪类型影响: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王春地1,王大辉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振动触觉频率信息的工作记忆容量及存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张凯丽1,尹奎2,唐宁玉3,4(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在什么情况下员工会汇报差错?基于秘密分享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殷融,赵嘉(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语法的进化连续性及进化起源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王正雨,胡金生(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睡眠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 基于记忆重组的解释[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王润洲1,2,毕鸿燕3(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科学与学习困难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听觉时间加工缺陷[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荆伟1,张婕2,付锦霞1,田琳2,赵微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婴幼儿面孔注意偏向:先天倾向与发展轨迹——来自正常和孤独症婴幼儿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侯文霞1,田欣然1,刘立志1,易冰1,欧玉晓1,陈文锋1,尚俊辰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医学人文学系).面孔吸引力同化的连续性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7期
-
叶友才,林荣茂,严由伟(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树大招风:社交焦虑者的正性评价恐惧[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陈坤瑜1,王琦1,王霞2,邢采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体验型消费和实物型消费的差异:研究方法及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孙国晓1,张力为2(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心理学院).竞赛压力、注意控制与运动表现关系的理论演进[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陈红,刘馨元(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限制性饮食和食物渴求的认知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彭坚,曹兵兵(广州大学管理学院).追随者主动工作行为的上行影响:内隐追随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彭家敏1,谢礼珊2,关新华3(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虚拟健康社区医生贡献行为的形成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任筱宇1,2,3,赵婧3,毕鸿燕2,4(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科学与学习困难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动作视频游戏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者阅读技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林爽,刘文,王薇薇,张雪(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包寒吴霜1,蔡华俭2(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姓名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实际影响:证据和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卢蕾安,王春生,任俊(浙江师范大学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心理系).人们如何设想未来:未来情景思维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尹奎1,赵景1,李璨2,王宏蕾3,王崇锋4(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岛大学商学院).领导授权行为的形成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黄元娜,李云箫,李纾(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为什么被选的和被拒的会是同一个备择选项?[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欧华星1,2,陈伟海1,2(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多巴胺D2受体参与调节感觉门控的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陈彦垒,胡志坚(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傅斯年的心理学探索及其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隋雪,史汉文,李雨桐(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语言加工过程中的观点采择及其认知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王晓田1,王娜2,何金波1(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前瞻性情绪作为社会风险的信息源假说:公共场景下风险决策的情绪及文化机制探讨[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
李雅宁1,2,田杨阳1,吴琦1,冷海州1,蒋重清1,杨伊生2(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面孔社会知觉中的表情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21,第6期
|